非对称偏压基坑工程研究进展

来源 :城市地下空间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论坛暨第八届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ahaoch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对于基坑工程的研究大多基于两侧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基坑展开,而关于两侧非对称偏压基坑的研究相对欠缺.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偏压基坑的形成类型、设计与施工技术、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以及基坑施工的环境土工效应等方面对目前国内外偏压基坑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概括和总结,得到了关于偏压基坑的一些结论.通过与传统非偏压基坑进行分析比对,给出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最后简要论述了偏压基坑工程研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笔者就关于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简述如下,在此提出的施工及质量验收要点,应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
为研究液化土体侧向流滑导致的流滑推桩效应对群桩基础动力响应的影响,设计了可液化场地流动变形对桩基础影响的小型振动台试验,采用"钢带法"得到不同位置、不同类型场地地基土的侧向位移,探讨了地基土侧向流动速率与桩基结构内力发展的相关性,对比分析了上部结构惯性力及场地类型对桩身内力反应的影响,研究了由倾斜场地土体流滑导致的群桩偏移运动.试验结果表明,桩周土体和下游土体侧向流滑沿深度方向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土
水泥土搅拌桩是高液限黏土不良路基处理的常见形式,由于其强度提升缓慢,水泥能耗严重,较难适应中国沿海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碱激发胶凝材料具有早强、耐久性好和低能耗等特点,可部分替代水泥.本文通过混合苛性钠、偏高岭土和水泥制备新型碱激发胶凝材料(AMC),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MIP压汞和SEM扫描电镜试验对AMC固化高液限黏土的强度和孔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AMC固化土28天强度较PC固
传统的强度折减法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采用相同的折减系数进行折减,此折减方法被定义为等比例折减.在对边坡的几何结构和岩土材料参数确定时,其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按照等比例折减系数对抗剪强度参数折减,不一定会得到最优的折减方式.基于以上认识,利用Hoek等提出的楔形体极限平衡法,对不同高度的楔形体进行双强度系数折减分析,提出了折减系数增幅比,并利用可靠度理论验证了该增幅比
作为一种新型探测技术,地质雷达具有非接触、无损、高精度、便捷快速等优点而越发受到重视.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探测方法和分辨率、探测范围、探测深度等技术参数计算;解释了地质雷达资料处理流程中的反褶积、振幅处理、希尔伯特处理等一系列具体处理技术;通过工程实例,展示了地质雷达在公路和铁路路基病害检测,公路路面面层厚度检测,铁路路基挡土墙厚度检测中的应用.最后,综合现阶段地质雷达的优势和不足
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顾宝和勘察大师编著的"岩土工程典型案例述评"一书中"有大理某住宅区软土地基的过量沉降"一例.该工程位于软土厚达40米的冲湖相沉积物分布区,为4层住宅,砖混结构,设构造柱和圈梁,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采用粉喷桩进行地基处理,对粉喷桩复合地基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并通过了验收.竣工时,建筑物沉降483.3~995.3mm.由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委员会等组织的专家评审会,结论是问题的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与大地进行冷热交换的装置,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地埋管换热器的施工工序,地埋管换热器的主要施工工序包括钻孔、试压、下管、回填、水平管连接等.地埋管换热器施工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垂直埋管换热器施工工艺和水平管连接施工工艺.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碱性激发剂种类、掺量对碱激发矿渣水泥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其抵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发现,活性氧化镁(MgO)对粒化高炉矿渣微粉(GGBS)的激发效果优于氧化钙(CaO),且适量增加MgO的添加量(10%)能够加速GGBS的水化速率,提高其使用性能.电镜扫描(SEM)以及压汞试验(MIP)结果表明,无定型的水化硅酸钙(C-S-H)是碱激
依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开展对新疆地区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工作.由于防灾对象多处于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上,山洪灾害的形式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属于《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技术要求》中规定的特殊工况.为了合理确定预警指标,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为安全转移人员提供基础支撑,本文介绍了依托项目开展的特殊
普通混凝土的应变率效应问题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在工程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应变率效应问题研究不多.为此,进行了密度为425kg/m3、525kg/m3、625kg/m3的三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标准圆柱体(φ50mmx100mm)试件在10-5/s、10-4/s、10-3/s、10-2/s等4个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受压试验,取得了60组有效试验数据.试验采用MTS公司生产的CDT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