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优化通风方式 实现粮食安全低成本储存

来源 :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第六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ng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机械通风技术作为四项储粮新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国家粮食储备库。具有操作简捷、经济、运行成本低等诸多优势,为确保高水分粮的安全度夏和低温储存、延缓粮食品质劣变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生产实践中出现无效通风、负作用通风等现象,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容忽视。为此,本研究近年来在确保储粮安全度夏的前提下,我库积极倡导节能降耗、降低储粮成本、提高储粮运作质量为目的的储粮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离心风机、轴流风机、屋顶风机、自然通风等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以求得通风方式的最优化、节能降耗的最大化、存粮成本最低化,实现粮库储粮动作由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轨,实现由单一大风量通风模式向循序渐进综合利用经济适用性的通风模式的转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其他文献
散装储粮和包装储粮是粮食储藏的两种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麻袋是我县粮食部门作为运输用的包装,实践证明在当时的储粮条件下,麻袋包装储粮对粮食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麻袋成本过高,收购时又过于笨重携带不便,慢慢地编织袋也就取代了麻袋,从成本角度来看,1998年使用一次后的旧麻袋每条4.6元,而使用4次以后基本成废袋,每条卖0.6元,每用一次成本分摊1元.使用同样规格的编织袋每条0.8
中储粮麻城直属库英山分库运行六年来,在中储粮湖北分公司的正确领导及麻城直属库的监管下,以科技储粮为核心,以综合防治为手段,努力创建一流粮库,仓储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连续六年被省、市、县粮食局评为仓储工作先进单位.尤其是2002~2004年,在中储粮总公司湖北分公司对中央储备粮承储企业实行百分考核后,连续三年在黄冈辖区名列第一,被中储粮湖北分公司及麻城直属库评为示范粮库.并且连续六年取得了"一符四无
安全,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永恒主题.同时,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就必须更加重视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真正成为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力量.本文论述了国内外粮食企业安全事故概况、粮库生产安全性主要危害因素分析以及劳动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粮食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也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其储藏质量安全是食物营养链安全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粮食的质量品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也逐步成了人民关注的焦点.随着四项储粮新技术在我国仓储行业的推广应用,我国的粮食储藏技术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对于粮食的危害分析与质量控制却相对薄弱,缺乏相应的关键控制点的研究,不能适应现代储粮技术与食物营养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
针对目前国家对食品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努力探索绿色生态储粮新方法,参照国家粮食局新的关于气调储粮行业标准,采用在密封粮堆内投入除氧剂,保持一定时间粮堆内低氧状态,从而达到杀虫或抑制储粮生物的目的,确保粮食安全。
为了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确保社会稳定,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十项重要措施,出台了对采购东北粳稻大米企业实行运费补贴的政策,出台了限制主要粮食品种出口的政策,并两次提高了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一方面说明国家对粮食工作
小型平房仓储粮在我国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保持低温储粮、绿色储粮成为当前仓储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平度粮食储备库通过小型仓机械通风储粮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本文现进行总结:安全环保储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试验表明要做到安全环保储粮,必须首先把好粮食质量关,研究储粮“三温”变化的规律,狠抓日常管理,最基础工作是利用冬季气温低的有利时机,通风降温,降低粮食呼吸强度,春季适时进行密闭压盖,控制
根据储粮“三温”变化规律,适时采取机械通风降温,及时对粮堆采用聚乙烯泡沫板、粮膜进行压盖密闭,有效控制仓温及粮堆温度,抑制害虫的孽生,确保储粮安全度夏,推动无熏蒸绿色储粮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高大平房仓粮面压盖储粮试验,主要是研究应用储粮保低温技术,针对高大平房仓的特性,开展粮面压盖保低温储粮,取得一定成效。
武汉市大花岭粮食储备库采用负压风机替代传统的轴流式排风扇,在冬季对储粮进行通风降温,并在全库大部分仓进行了普及,为探讨低温储粮和机械通风冷却储粮作了有效的、可行性的尝试和研究,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