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态及快淬态La0.7 Mg0.3Ni2.55-x Co0.45 Mx(M=Cu,Cr,Al;x=0~0.4)电极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来源 :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p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善La-Mg-Ni系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本文用Cu,Cr,Al部分替代合金中的Ni,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0.7Mg0.3Ni2.55-xCo0.45Mx(M=Cu,Cr,Al;x=0,0.1,0.2,0.3,0.4)电极合金.用XRD,SEM,TEM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La,Mg)Ni3相、LaNi5相和一定量的LaNi2相.元素替代及快淬工艺对合金的相组成没有明显影响,但使合金的相丰度产生明显的变化.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元素替代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合金的容量,但使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显著改善.3种替代元素对循环寿命的贡献依次是Al>Cr>Cu,对合金容量的损害依次是Al>Cr>Cu.快淬处理可以改善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但使合金的容量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他文献
该文利用两步合成法将稀土镇的三元配合物Eu(TTA).phen(TT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phen=1,10-菲(口罗)啉)组装到介孔分子筛MCM-41的孔道中, 所得样品具有短程有序的方介孔结构和大小分布均匀的纳米量级微晶,约为40nm。此外,还对介孔复合发光材料Eu(TTA).phen/CMC-41的荧光光谱和IR光主民配合物做了对比。 在实验的茂盛上,对稀土三元配合物在MCM-41中的分
合成和表征了4个新的大环上含有草酰胺桥基的铜(Ⅱ)与稀土(Ⅲ)五核配合物[(CuLLn](ClO.nHO。
该文合成并表征了13个新的草酰胺桥联的稀土-铜异五核配合物Ln[cu(PM9xd)](ClO0.5HOMoxd表示N,N-双(α-吡啶甲基)草酰胺根阴离子。经元素分析、IR、电子光等方法推定配合物具有草酰胺桥联的结构。测定了Gd[Cu(PMoxd)](ClO).5HO的变温化率(4-300K),并用最小二乘法和利用自旋哈密顿算符导出的磁方程进行拟合,求和交换积分J=1.38cm,表明[GdCu]配
该文研究了一系列以碱土金属的TTA络合物为基质,掺杂Eu的荧光材料,并对这系列荧光材料进行了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结果发现,大多数掺杂材料,特别是以钙,锶,钡的络合为基质者,在365nm紫外激发下均可发出明亮红色荧光,且亮度随Eu增加而增大,且部分样品亮度甚至可高于Eu(TTA)几倍, 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掺杂后的样品结构与在质和Eu(TTA)差别不大。
该文研究了稀土AB型非整比储氢合金LaNi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LaNi储氢合金相比,LaNi合金显示了更易活化、更高的放和突出的倍率性能,但荷电保持率较低,此外,合成工艺,退火处理和球磨对储氢合金的电极性能有很大影响。
稀土可对细胞膜、细胞防御系统、核酸代谢酶和核酸等起生物调节作用,能有效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增强细胞免疫能力,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稀土主要通过竞争取代生物分子(如ATPase)中重要的靶生物金属(如钙)以及与配体分子(如维生素C)的螯合,调控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在众多细胞生物学过程(如细胞防御和抗癌等)发挥其生物调节作用.稀土的生物调节功能受其剂量、离子半径、配合物类型以及环境pH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用XRD测试了稀土基AB5型Mm(NiMnSiAlFe)4.4Co0.5贮氢合金铸态和快淬态下的相结构,并测试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研究了快淬工艺对合金的相结构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和快淬态合金均具有双相结构,主相为CaCu5相,第二相为Ce2Ni7相,快淬使第二相的含量减少,并使合金的晶胞体积增大;快淬降低了合金的容量衰减率,提高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稀土及其配合物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多年的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表明:稀土能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如提高植物的根吸收,增强光合作用及氮同化速率,调节激素作用,促进植物细胞生长,调节植物细胞的次生代谢,抑制杂菌繁殖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稀土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生物调节机制主要是:稀土通过竞争取代生物分子(如酶)中重要的靶生物金属(如钙)以及与配体分子的螯合,调节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过量的稀
本文以钛酸四丁酯(C16H36O4Ti)为原料,采用低温水解法制备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在制备过程中对其进行稀土元素(La2O3,Y2O3,Er2O3,Yb2O3,Sm2O3,Gd2O3,Nd2O3)掺杂,并对所制得的掺杂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荧光光谱(FL)、红外光谱(IR)分析.结果表明:对所合成的前驱物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焙烧,当温度为1000℃,
本文利用电池测试仪测试了稀土基无钴AB5型Mm(NiMnCuAlFe)49铸态和22m·s-1快淬态及铸态La(NiMnCuAlFe)49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并用XRD和SEM测试了合金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制备工艺及A侧稀土成分调整对Mm(NiMnCuAlFe)49无钴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快淬降低了无钴合金的放电容量,却可以改善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其主要原因是快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