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2E1和MPO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慢性苯中毒危险性的影响

来源 :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联谊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i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CYP2E1(cytochromeP450 2E1)和MPO(myeloperoxidas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苯中毒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156名慢性苯中毒工人作为病例组,以152名接触苯而未中毒的工人作为对照组.用PCR、测序和DHPLC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CYP2E1和MPO基因上的SNP,比较病例组、对照组间的差别.结果:在男性苯中毒者中,MPO基因的c.-463G/A基因型的比例为22.95%,高于其对照的7.14%(OR=3.87,95%CI:1.08~15.09,p<0.05).在经常吸烟的研究对象中,携带CYP2E1基因c.-1293G/C或C/C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苯中毒的危险性是G/G基因型的3.30倍(95%CI:0.88~12.71,p<0.05).结论:具有CYP2E1基因c.-1293C/C或C/G基因型而又经常吸烟的个体可能对苯毒性较易感.男性苯中毒者MPO基因c.-463 G/A基因型高频率与理论推断不符,提示苯中毒的发生可能是多基因、多因素(如生活方式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非药物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疗效研究。 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41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和饮食干预,定期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
上虞市在1983年到1985年调查表明为碘缺乏病(IDD)病区。1987年全市实施全民食盐加碘,1991年经省市考核达到基本控制标准。1992年加强监督、监测,完善碘盐普及链,开展特需人群补
Z评分法,又称标准差法,是目前国内外进行儿童体格发育群体评价的常用方法。本文采用美国CDC最新参考值(2000年),用Z评分法对江苏省大丰市1~3年级6~10岁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
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自2001年至2004年对住院患者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性进行了监测,本文分析了检测结果.
目的:了解福建省近十二年来流脑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数据完成后进行逻辑检查;并用SPSS10.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省自上世
尖锐湿疣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是乳头瘤病毒(DNA病毒),尖锐湿疣的治疗,目前多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或化学腐蚀的方法,使其病变的疣体组织脱落,此类疗法因无法彻底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社区基本卫生需求和需要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共六位为一体的
目前,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已成为实现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也被公认为目前企业信息系统中最复杂的一类,因此,在医院加
预防免疫接种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易感者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或进一步提高其免疫水平,而免遭病原微生物侵袭。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虽经免疫接种,接种效果确不理想。其重要原因就是预
2003年6月3日至7月8日,于都县罗江初中发生一批以突然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等,证实是一起该校水井受到人畜类便污染而引起的水型伤寒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