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元素”替代膨润土、煤粉在铸铁湿型砂中的应用

来源 :2017中国铸造活动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070703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铸元素"在铸铁湿型砂中替代膨润土、煤粉.其加入量少,灰分、水分降低,旧砂回收率提高.型砂性能得到改善,铸件砂眼、气孔缺陷减少.废气污染减轻,避免了煤粉的自燃.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出台了多项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采取了多部门协同治理督导的办法,对铸造、水泥、钢铁等行业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治理,以期达到减弱或根治雾霾的效果,避免重走发达国家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对于铸造企业本身来说,如何在环保的高压态势下,保持企业与环保的协调发展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现状和环保要求,提出切实合理的改进措施,并付诸实践,使之在尽量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达到环
针对当前铸造行业面临的环保难题,研究开发了芳香呋喃树脂及其配套低硫固化剂体系,可减少树脂和固化剂的加入量,降低混砂和浇铸过程中甲醛、氮氧化物和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经试验,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或优于排放国家标准,某些指标甚至达到一级.
内燃机内部的灰铁缸套传统上都是内外表面全加工.随着最近缸套的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发展趋势:缸套的外表面不再机加工,而是保持毛坯面.这些技术发展都是由于汽车工业对降本的需求而来,对于缸套而言,这就需要降低壁厚,提高铝合金缸体和缸套之间的接触和热传递,并改善两者之间的物理连接来减少可能存在的运动.对于缸套的外表结构起主要决定因素的是涂料及其应用,每种涂料及其应用不同的生产的铸件表面结构也不尽相同.此文就
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无机粘结剂与新型铸造用陶粒砂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包括长江赛特TM硅酸盐无机粘结剂、磷酸盐多组分复合改性无机粘结剂和一种人工铸造用砂--赛特铸造陶粒砂的技术特点和在有色金属铸造、铸铁、铸钢铸造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在应用过程中的效果,证明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解决现今铸造界所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环保绿色化.
本文介绍了铸造相关科研院所及企业对金刚烧结陶瓷铸造砂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金刚烧结陶瓷铸造砂粒形圆整,粒度分布合理,耐火度高,泥分、水分、灼烧减量、热膨胀性和耗酸值低,循环再生性能好,对各种砂型铸造工艺都具有良好的工艺适应性,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砂型铸造用造型材料.
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砂芯在铸造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砂芯的质量直接影响铸件最终质量.砂芯通常采用射砂工艺制作.通过对射砂充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可以预测砂芯质量,为生产高质量铸件提供保证.分别采用非牛顿流体模型和欧拉-欧拉模型对射砂充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两种算法模拟结果均与实际射砂结果基本一致,欧拉-欧拉模型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基于八叉树数据结构,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网格剖分算法.通过设定一些剖分停止条件产生非平衡树,处理PLY文件模型得到简单非均匀正方体网格,从而能对复杂模型的复杂形状部位进行自适应的深度剖分.借用vtk软件系统完成了网格图形的显示,并与图形原始文件进行对比,程序能较好地表示图形形状轮廓.
近年来,随着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新《环境保护法》等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相继颁布,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铸造企业污染源种类多且治理难度大,因此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本文立足一般树脂砂铸造企业管理现状,在充分分析企业环境风险以及管理缺陷的基础上,搭建了针对各项环境风险,且涵盖源头治理、过程监控、末端控制等全过程的环境污染治理管理体系,在体系搭建过程中,推进了环保树脂替代、雨污分流等环境污染
针灸铜人雕塑既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艺术铸造的典范制作.本文概述介绍了这尊青铜国礼的历史渊源、形象设计以及铸造制作.该青铜国礼采用了最先进的表面热着色技术着色。
石膏型熔模铸造工艺是金、银、铜首饰成形的主要方法,缩松是该工艺中最突出的铸造缺陷,成为长期困扰企业生产的难题.本文采用差热分析仪、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微区能谱分析仪等手段对首饰铸件缩松缺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饰铸件缩松区常呈现枝晶状表面,枝晶主轴沿径向由缩松区外围向中心成簇生长,缩松孔洞处于枝晶晶簇的间隙,合金性质、浇注系统、铸型性质、浇注工艺、铸件结构等对缩松缺陷有较明显的影响.为避免首饰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