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食用菌产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进展

来源 :2012年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近年来在农业食用菌产业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取得的成果和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DNA分子标记、分子转化、基因克隆等技术在现代食用菌产业研究上的应用。
其他文献
我国西北部地区各省区农业生产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生态恶化,一个是饲料短缺。这些问题,影响西部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民增收,甚至边区的稳定。本文通过研究复种饲料油菜,指出其具有不影响粮食生产,利用空闲土地,成本低,产量高;饲料油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饲养效果显著;复种油菜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良土壤;促进农民增收的特点。
本文解析了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在理论依据、发展目标上的一致性,明确了两种农业模式在操作理念、适用性、效益、与现代科技的相融性、产业培植潜力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度时、度地、度从业者素质、度经济基础、度市场需求的模式选择依据,提出了与绿洲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基础相吻合,以有机农业为最高追求目标、以循环生产为承接模式、有机和循环协同发展、因时推进模式转变的农业发展对策。
创新流域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思路,确定其合理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是缓解流域水资源危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对保障区域水安全、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促进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河西绿洲灌区节水农业的实践与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节水农业的发展特点,结合当前国内外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重点和趋势,提出了一个基于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河西内陆河流域现代
会议
根据中国现阶段对食用菌人才的需求,结合《食用菌栽培》课程的实践教学,从精选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拓展等方面论述了培养农村创新型食用菌人才队伍的途径。
调查研究了消费者对茶叶质量认知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江苏省居民具有饮茶习惯,绿茶、花茶、茶饮料最受欢迎。多数消费者选择在超市或者茶叶专卖店购买茶叶。消费者在鉴别茶叶质量时,更多地是用品尝的方式来鉴赏茶叶。不同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地的消费者对茶叶的了解程度、质量认知有差异。
研究了龙葵(Solanum nigrum L.)根提取液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g/mL时,24h龙葵根提取液对小菜蛾幼虫、黄曲条跳甲雄成虫、短额负蝗若虫、小猿叶虫幼虫、菜粉蝶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94.2%、98.5%、77.1%、65.3%和89.0%.对小菜蛾初孵幼虫的驱避试验表明,24 h和48 h的驱避率分别为50.9%和60.0%,5d后的死亡率为51.7%;对小菜蛾幼虫的盆栽试验表
都市农业的功能只有从单一的生产功能朝多功能转变,才能真正体现都市农业“服务城市、依托城市”的本质特征,并实现都市农业的建设目标。同时指出必须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才能确保都市农业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最后提出了构建新型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的设想。
从都市农业的内涵入手,结合苏州的自然条件以及其他地区的经验,探讨了苏州都市农业发展的模式与布局,并给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在分析南京市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借鉴外地经验、进行科学规划、规范开展建设和加强政策扶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