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与药罐结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护理

来源 :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nchou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4例例患者来自本院中医皮肤科病房,均符合斑块型银屑病诊断标准,采用刺血与药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2个疗程治疗,64例患者中痊愈35例;好转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2.81%。而且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耐心疏导,细心观察、精心护理则也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其他文献
本院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大力提倡使用专科护士,起得很好的效果,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而且专科的护理质量得到保证。“优质护理服务”与专科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优质护理”不仅仅是洗脸、洗脚等基础护理服务,专科护士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使用,证明了护理是有技术内涵的。
中医院文化构成中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医院文化的内在精髓,把中医院文化有效地溶入创新护理服务中,构建优质服务体系,营造独特的护理文化环境,有效提高了中医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创建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护理品牌,从而提高中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患者满意度,让患者满意。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3月间武汉市一医院胃肠外科住院部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静脉抗炎、补液治疗。对照组常规使用二联疗法,即头抱类抗生素加奥硝挫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抗炎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封包(芒硝)外敷配合微波理疗仪照射。芒硝外用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微循环,从而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阑尾周围脓肿配合微波理疗仪更有利于炎症吸收,减轻腹痛,缩小包块。
文章分析了临床肝硬化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原因,包括营养失调,焦虑与情绪不安定,对治疗缺乏信心,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及相关知识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护理对策: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情绪;调动潜力,使患者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加强体质,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加强健康教育,正确对待疾病。
2009年8月在本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40例,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通过调查得出肥胖患者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是保证体重正常的良好方法。食盐的摄入与血压呈正比,低盐饮食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保持好的心情也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为了充分调动护理专升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选取本校2009级护理专升本的30名学生,按学号依次分成6个小组,每组5人,每组选派1名小老师。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实施了学生小讲课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过程中主动探求知识的主角,从而为培养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
直肠滴入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物,采用专用器械滴入直肠,通过经络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中医内病外治法,与传统保留灌肠在疗效对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中药直肠滴入临床证实对于消化系统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为了更好地让中医院的护理人员发挥中医特色,掌握三因制宜及辩证施护的原则,并且,能够运用中医术语客观、真实、准确的记录在相应的护理记录之中,逐步提高中医护理记录水平,是中医护理发展趋势。随时记录中医护理文书是中医护理发展的基础,责任制护理与辩证施护的有机结合,将为示范病房的优质服务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昌平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急性脑卒中的患者368例,依据肠道药物滴注后,药物在肠道保留的时间,分为2组,有效组和无效组。两组病人根据病情均给予20%甘露醇静脉点滴,均给予自制中药汤剂进行直肠点滴。观察结果表明,使用医院自制中药进行肠道滴注治疗急性脑卒中,临床效果也非常显著。也显示了药物疗效与临床护理密切相关,尤其药物在肠道保留时间的长短与临
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住院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7例,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包括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中医护理于预组治疗后在全部8个维度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对照组组在GH,RE等2个维度得到明显的改善,中医护理干预组相比全部8个维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