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yuanyu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术前静脉给药及关节腔周围注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科共对74例(86膝)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42膝),男7例(9膝),女30例(33膝),平均年龄71.81±5.25岁,病因为骨关节炎(含创伤性关节炎)33例(37膝),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5膝),病程平均8.7±2.43年,在松止血带前以氨甲环酸1.5g稀释至30ml关节周围注射;对照组37例(44膝),男11例(13膝),女26例(31膝),平均年龄70.46±5.56岁,病因为骨关节炎(含创伤性关节炎)32例(37膝),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7膝),病程平均8.5±2.51年,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关节周围注射,观察两组术后失血量,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3小时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术后失血量分别为483.62±157.54ml与1257.46±226.86ml,统计学有非常显著差异,术后下肢深静脉发生率、D-二聚体、FIB、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甲环酸术前静脉给药及关节周围注射能显著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其他文献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orrelationofosteoporosisandcoronaryatherosclerosisinoldpatients. Medthods:CTexaminationwastakenin64agedpatientsforquantitativeCToflumbarvertebraebo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MRI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12月68例进行MRI检查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病例,将产前MRI诊断结果与产后临床诊断和(或)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8例中发生胎盘植入的共32例,其中胎盘粘连23例,胎盘植入或穿透9例,产前MRI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中:无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及穿透的敏感性分别为86.11%、80%、
目的:对比观察微创导航经皮置钉提拉复位联合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OLIF)和传统TLIF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探讨微创导航经皮置钉提拉复位联合斜向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目的 探讨拇、手指再造术术前CTA技术在第1跖背动脉分型中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对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手术的住院患者病例79例158足,术前应用CTA技术对足部供区血供进行评估,并将其与术中解剖结果进行对比。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在诊断与治疗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10年4月经髋关节镜明确诊断与手术治疗的滑膜软骨瘤患者5例,年龄15岁~58岁,术前全部病例X线及MRI均提示髋关节有占位性病灶。全部患者术前髋关节疼痛,其中4例患者四字试验(+),2例患者外展受限。
目的:总结儿童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方法及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儿的治疗、观察及护理经验和体会。首先加强护理观察,观察肢体的疼痛程度,感觉功能,局部肢体肿胀程度与皮肤色泽及使用的各种外固定物是否合理,监测肢体远端脉搏及血运情况。
[目的]探讨前路踝关节融合术结合 Ilizarov 外固定架加压方法在治疗严重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治疗及改进措施。[方法]总结我院2013~2015年前路踝关节融合术结合 Ilizarov 外固定架加压治疗在经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后无效严重踝关节创伤病例临床资料,以VAS评分为标准。
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体内实验: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28只,制备双侧桡骨骨缺损模型,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单纯双侧桡骨骨缺损组;B组,自体微小颗粒骨;C组,自体微小颗粒骨与PRP复合物。
目的 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对重量的传导和行走都很重要。治疗不当易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定、长期疼痛和创伤性关节炎。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方法较多,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用AO皮质骨螺钉固定和可吸收螺钉固定。
目的:观察中药涂擦联合护理干预对L5/S1椎间盘突出症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并发压疮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L5/S1椎间盘突出症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并发压疮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42例采用局部按摩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中药涂擦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