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综合训练对35例孤独症患儿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6609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是以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和狭窄兴趣、重复刻板行为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及显著的社会适应能力缺陷的一种疾病。随着人们对孤独症认识程度的提高和诊断工具的改进,孤独症的患病率(诊断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008年,联合国设立每年的4月2日为“国际孤独症日”。因此,孤独症已成为需要紧急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至今为止,孤独症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目前世界各地均以开展早期的教育训练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训练、多感官刺激等综合训练方法,对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训练的35例孤独症患儿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其他文献
儿童的行为问题被认为是个体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的不适应表现。跨文化研究为阐明这种环境与个体行为问题的关系提供了研究手段。由于全球化以及愈来愈大规模的跨国移民,儿童心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根据文化区域理论,中国和德国分属世界五大文化区域中的两个:东亚文化(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代表)和西方文化(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两国文化有着各自独特的社会制度、信念、价值和传统等,在育儿方面的观念和方法等也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为罗杰斯等人,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将人看作一个统一体,从人的整体人格去解释其行为,把自我实现看作是一种先天的倾向,认为应该从来访者自身的主观现实角度而不是治疗师的客观角度去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将治疗看成是一个转变过程,采用非指令性治疗的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多项调查研究表明,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在10[%]-30[%]之间。此外,有关研究分析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水平相关。为了解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水平的关系,本文于2006年9月对石景山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某些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
青少年生殖健康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在最新出版的“投资未来”一书中指出:在东亚及太平洋多数地区,青少年为劳动力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国家的经济支柱。因此,保护和提高青少年的生殖健康也就成为了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重点。然而,目前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性病、艾滋病、少女怀孕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在中国,15-19岁年龄生育率为每千妇女12人。江苏、浙江等地的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的主要生活环境,是接受教育、掌握生活及工作技能的主要场所,积极的学校社会环境能影响学生的行为,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往关于中小学生的研究多关注于中小学生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及生长发育状况,对学校社会环境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旨在了解农村中小学的学校社会环境状况,为制定措施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环境提供科学的、切实有效的建议。
抑郁是一种心境异常低落、不愉快的负性情绪状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给人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消极影响。抑郁情绪在青少年中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至17岁左右达高峰,其后一直持续到成年,并有部分进展为抑郁症患者。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快速发展的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抑郁等负性情绪。因此,青少年抑郁心理症状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解青少年抑郁
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完善的睡眠结构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如果不能获得足够而良好的睡眠,会影响到智力发育,造成情绪、行为、注意力等方面的问题。学龄期儿童由于年龄偏小,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加之学习与发展的压力,常引发或加重一些睡眠问题。目前国内针对农村学龄儿童睡眠行为习惯的研究很少。本研究采用Owens等人编制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对农村学龄儿童的
联合国大会1989年第44/25号决议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儿童虐待是近年来关于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虐待对儿童的躯体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受虐儿童的近期表现主要是极度自卑、焦虑、抑郁、自尊降低等,有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长期可以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出现一些特质的人格,如反社会人格、边缘性人格等。为了解合肥市中学生虐待的现状及其流行特征,本文根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整体生活满意度与情感问题有所改善,但是,行为问题却有增多的趋势。情感问题包括个体抑郁、自卑、身体症状、焦虑、躯体化、需要注意等方面的问题。青少年是整个人群中的特殊群体,易出现各种情感和行为问题,生活满意度对于心理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口学特征、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与焦虑症状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定居在城市中。他们的子女也逐渐随父母到城市生活,更有部分子女在城市中出生。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群体始终处于社会弱势地位。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为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家长教养方式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本文于2008年4月对北京市昌平区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家长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