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统筹 兴海强国

来源 :2008年全国陆海统筹“引渤济锡”发展战略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k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不顾资源浪费,不顾恶化生存环境,盲目的现代化发展,正在给人类的地球家园带来严重破坏,使人类自己的生存发展出现了严重危机。对地球家园破坏、污染最严重的是陆地和大气层,现在轮到海洋了。其实,人们对海洋的污染原本就不在乎,只是随着盲目的现代化高度发展,越发严重。加之陆地出现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枯竭,迫使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海洋,关注了海洋的开发和保护,从而把人类推进到了海洋世纪。 本文阐明统筹陆地和海洋的开发与保护不仅是我国兴海强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人类向海洋找出路,保护地球家园的共同课题。
其他文献
草鱼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种类之一,对其饲料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综述了几种主要的饲料添加物(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和矿物元素)对草鱼的影响,同时对该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予以了展望,旨在为草鱼饲料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分析了我国西北、华北干早的原因,海水淡化现状,谈出了“海水西调”设想,介绍了工程通过2000亿吨褐煤资源和渤海海水资源巧妙结合,实现海陆资源综合开发、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大循环。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加快内蒙古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和大型煤化工基地建设,增强国家能源供给能力,也有助于缓解京津地区“沙尘暴”等生态危机,同时还可以为国家更大规模推进海水西送工程摸索工程建设经验、解决技术难题,从而为从根本上
本文介绍了锡盟建设国家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明显的优势,并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国家煤炭战略布局,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阐明了开发锡盟煤炭资源,对全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了我国西北和内蒙干旱化的原因,总结了西北增雨三个必要条件,最终,阐明“渤海之水能救中国”的结论。
“引渤济锡”是我国继南水北调工程后,又一次提出“东水西调”的设想,而且是一项海陆统筹的创新工程。如何看待这项发展战略,本文从政治、经济、技术和生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本文总结了中国的海洋五大优势,分析了中国海洋事业的成就与差距,提出海水西调工程建设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建议,阐明了“引渤济锡”示范工程,开创了中国全面深层次利用海洋资源的新时代等观点。
文章对海水浇灌沙漠的后果作了几种设想,并对可能形成的地貌特征给了简单的分析,提出进行小规模实验的建议。工程对水源地的渤海影响也进行了一些分析。
区域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物种的引入、消失,自然要素和现象的变化,人文景观和各种工程项目的的建设等都将使区域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即生态环境逐步进入良性循环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而一个区域的发展是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协调为基础的,并使生态环境逐渐步入良性循环。有关专家提出的引渤济锡工程的构想是从渤海调水到锡盟,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以达到加快经济发展、改善锡盟生态环境的为目的,并兼有
本文阐明了陆海统筹的方针,并对陆海统筹的实施与探索开拓,弘扬海洋文化,增强海洋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在海洋深水技术产业领域,需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环境迎头赶上。而且我国周边海洋深水资源的开发形势,又要求我们加倍努力尽快适应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国防安全的需要。所以,加快发展我国海洋深水技术产业意义重大,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采取合作、自主创新正确的途径和措施加快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