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柱与木梁连接节点设计研究

来源 :2018年(第三届)京津冀高校建筑与土木领域研究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s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结构与木结构的组合能有效克服木结构耐火性能、耐久性能较差的缺陷,且能保证仿古建筑外形的美观效果.因此,木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组合结构在仿古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木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结合要点以及对混凝土柱与木梁的连接方式的深入研究,阐述了适用于仿古建筑的新型混凝土柱与木结构的连接方式,为仿古建筑的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与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实际仿古建筑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土木工程相关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它们的建设和运营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产生了很大的环境污染.促进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相关行业的重要任务.可持续性评估是实现可持续管理的前提,非常有必要开展土木工程可持续性的量化研究.本文立足于可持续的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同时针对土木工程结构特有的工程特性,从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工程结构的
从对混凝土结构发展历程的梳理中,提出了组合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即在不同的层次上(材料、构件、结构)组合不同种类的混凝土,对混凝土材料以及结构进行精细化和优化设计,从而使其性能提升,更好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实现可持续性.在这个思路下,完成了符合组合混凝土结构概念的案例分析,并从中指出了其关键的科学问题,剖析了组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最后对组合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趋势,包括界面设计、施工方式与可持续
本文介绍了铝合金结构在国内人行桥、门架、空间网格结构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国内近年来在空间网格结构板式节点方面的研究情况,简要介绍了国家标准《铝合金结构技术标准》的重编情况,最后提出了铝合金结构在我国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
本文系统总结了现代工程竹(glubam)结构的进展,给出薄片和厚片两种不同胶合竹的构造及加工制备工艺,以及基本力学性能.基于现有木结构规范和材料性能试验方法,给出了胶合竹材强度特征值及设计值的计算方法.研究并建造了一系列格鲁斑竹结构示范工程.作者认为规范管理部门可以考虑将比较成熟的竹结构研究和应用成果纳入到现有的木结构规范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竹木结构设计体系.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oinspire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have created a unique interdisciplinary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life sciences through an engineering-mechanics-based f
乡村景观的形成既是一种自发性的过程,又是有组织的过程.自组织理论着重探讨的是系统形成与发展,并且强调这一过程的自主性.同时其包含的几种发展模式又与中国乡村聚落千百年来各自独立发展而又具风格的模式极其相似.因此以自组织理论作为研究乡村景观发展和营造的理论指导,具有很高的契合度.本文梳理了自组织理论下的乡村形态和空间的演变,指出基底空间是对乡村景观具有决定意义的空间,并以滨水景观作为基底空间的案例,分
本文以美学研究的视角总结以往关于风景园林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借鉴生存价值论美学研究的新成果,提出并论证风景园林审美活动是风景园林美学的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以期推进风景园林美学的学科建构和深化研究.
随着钢筋混凝土和钢架结构的出现,中国传统建筑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局面,迫切需要使用一些新材料并找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本文介绍了艺术混凝土这种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以及其在传统四合院、园林小品中的应用,为现代化建筑快速发展的今天提供更多可能.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沿线国家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的发展.本文对国内外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以十九大报告对中国国情的判断,分析了中国推广沥青路面再生利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中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则和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提出了“一带一路”和中国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发展的几点思考.抓住“一带一路”发展的机遇,在学习中创新;深化对外开放,贯彻“十
古建筑恢复和重建,一直有一股泥古不化之风。或仿宋、仿唐,或仿明、仿清,一砖一木一石,照搬照抄不越雷池一步,雷峰塔的建设不是僵化泥古,而是正确处理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