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气凉血活血解毒法治疗肝纤维化远期疗效观察

来源 :第二届全国“五方”临床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13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代谢因素和血流动力学因素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主要机制。近年来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黄芩素(黄芩苷元,Baicalein,BAI)是从中药黄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抑制炎症反应是其主要作用之一。本文拟通过建立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黄芩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IgA肾病系一种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肾小球疾病,肾脏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1968年Berger和Hinglais首次报道了该病,现在它被公认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西医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控制措施.IgA肾病属于中医学“尿血”、“水肿”、“腰痛”等病证范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用中医药治疗IgA肾病以
本文总结了刘锐教授治疗慢性肾病的一些经验,刘老认为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五脏气化失司为本,风寒湿热郁结为标。基于此病机认识,刘老在治疗慢性肾病时,突出化气,并祛除外邪,兼及活血、解毒。在慢性肾病的具体辨证用药中,刘老对于蛋白尿,辨证时注意辨时间,如蛋白尿长期不消,伴乏力、腰困、舌淡者,多为脾肾不足;遇外感加重,多为风邪深入五脏:伴舌暗者,多为血疲之象;蛋白尿反复者,注意咽喉及其它部位可能存在感染病灶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同时也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本病迄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辨证施治是现阶段中医治疗DN的原则,尽管近年中医对DN证型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普遍存在流行病学资料不足的弱点,严重影响证型研究的客观性、实用性、准确性。由于中国幅员广大,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因素对DN症候及证型影响较大,因此积极扎实开展不同地区多中心协作的DN
肾脏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最终结果,大量的实验证实。TGF-β1在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前期研究也表明,TGF-β1基因启动子的激活在肾小球成纤维细胞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具有一定的预防与逆转。肾脏纤维化的作用,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TSN)是丹参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前期研究表明,丹参酮IIA具有拮抗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心肌成
中医认为慢性肾脏疾病的基本病机是肾虚为本,湿、热、瘀、毒蕴结为标。在慢性肾脏疾病初期,以标实为主:病久则肾精、气、血亏虚,以本虚为主。肾络瘀痹贯穿于整个慢性肾脏疾病形成、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通络保肾复方(Tongluo BaoshenRecipe,TLBS)是我们自行研制的一种纯中药复方制剂,主要针对上述基本病机,以补肾祛邪、活血通络为原则组方,在多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其对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有着良好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糖尿病病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0%~30%,在终末期肾病病人中约三分之一由DN引起。伴有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20%。DN已成为西方国家人群中终末期肾衰的主要病因,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DN发病率呈明显地逐年增加趋势.DN一
慢性肾衰竭(CHRONICAL rENAL fAIHRRE,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结果,最终对机体造成广泛而深重的损害,我国现有患者数以百万计,属于难治性重大疾病,对国民健康及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现代医学对cRF尚无理想的药物疗法。中医药对延缓该病病程具有明显优势和疗效。笔者从2006~2008年系统观察了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证患者30例,并随机设对照组3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肾病科常见疾病,导致肾病综合征主要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病变导致蛋白质的大量漏出是直接原因.蛋白质的大量漏出不能纠正而导致病情加重并发脂代谢紊乱、血液高凝和水肿等并发症。特别是近年的研究发现,肾小管间质损害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发展过程之中起到至关作用的观点得到证实,众多的研究表明急性肾衰竭及慢性肾衰竭病例系由肾小管间质病变引起部分患者可以引起肾功能恶化已经得到临床和实验室的一致认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