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为突破口推进家园行动建设

来源 :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g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武汉市政府要求,家园建设首要目标任务是致富门道明晰。主要目标是:争创一批专业村、一批特色村、一批主导产业明晰村和一批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力争使试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其他村15%以上,就是要比其他村高出2个百分点,达到100%以上。其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核心”,抓好“四个环节”,即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持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全面落实“三农”政策,实施科技兴农,健全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推广农机应用,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促进集体经济增收。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放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面,更广的视角上,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农村促进城市,实现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水资源的匮乏将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世界,水资源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国民财富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节约用水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节水经验,提出了武汉市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对策。
本文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生物法与物理化学处理法,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对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列举了我国几大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认为生物法与物理化学处理法相结合将是未来垃圾渗滤液处理研究的主要方向。
生态园林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运用景观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系统工程为方法,以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文明为主题,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持生态良性循环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武汉市园林绿化、产业优化及城市文化,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出以下对策思路。
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武汉市市级自然保护区,被专家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自2004年4月对沉湖湿地水质状况实施监测以来,其水质一直呈轻度富营养。本文在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保护对策,以期维护该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锯缝分块后,在使用过程中受车辆荷载作用,板块发生翘翘板现象而使基层在板的接缝处产生汲下陷和汲泥,从而导致混凝土路面板产生错台、断裂,以致使混凝土路面丧失使用功能。要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混凝土路面设计新规范的应用,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在逐年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市政工程管网建设不断加快,各种排水管道的品种规格在不断的增加。塑料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学建材在国际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塑料管与传统的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材相比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水流阻力小、节约能源、安装方便,对地基的变形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等优点,其中加筋塑料管(在管外壁上带有径向加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武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继而对现阶段武汉市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应该采取的举措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农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因。武汉都市农业的建设,必须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突出区域与产业特色,完善配套措施,加快农业产业升级。
三年来,中共中央连续下发三个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的1号文件,旨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年来,武汉的农业农村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村面貌不断改善。深入分析武汉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内部结构,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今后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尝试着对七个区的农民收入构成做了简要的分析
蔡甸区是武汉市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生产规模近16万亩,生产无公害蔬菜,让市民吃上放心菜,事关重大。本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全区无公害生产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本地实际出发,十分中肯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