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分类保护

来源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保护技艺高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时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人亡艺绝的悲剧继续存在下去,不仅要十分重视对技艺高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而且要对所有身怀绝技的传承人加以保护。作者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首先应该建立在分类保护的基础之上,本文针对分类保护的标准、分级以及模式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近年来,十几部电影不约而同地或是用美人的名字或是用指涉女性身份的名词来命名:《生活秀》、《暖》、《情人结》(霍建起);《周渔的火车》(孙周); 《孔雀》(顾长卫);《美
@@自1987年以后,我国动画创作便渐渐陷入低迷,“中国学派”如今也成为明日黄花。除了国外动画作品的大量涌入、国内动画制作单位举步维艰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了1958-1978年的起步学习、1978-1989年的探索提高、1990年至今的创新发展三个阶段。 1958-1978年为起步学习阶段。这个阶段中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这就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扬迫在眉睫。设计师的职责在于创造适于人们生存
现在我们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几何时就应然在我们周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性的根本所在,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不能一
本文从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现状入手,分析当下工艺美术所存在的根本问题。目的是引起人们对工艺美术的重视进而辐射到传统文化。使人们了解传统文化与工艺美术之间的关系。解决工
剪黏工艺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工艺形式,被广泛运用于闽南寺庙建筑的屋顶装饰上。通过对闽南大量地区的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本文将剪黏工艺从发展缘由到具体制作工序、具体装饰表现
先秦玉器的装饰性,包括装饰功能、审美特征,受到玉器文化内涵和外部构成形式的双重作用,因而也受到了两者的交互影响,在象征目的下形成抽象化、程式化的时代特征。
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民间剪纸形成了一套独立的造型体系,她的凝炼、质朴和表现性的形式语言受到国内外众多人士的青睐。本文试图从舍形取意、心花怒放和因材制宜三个方面分析剪
@@近年来政府对高淳民俗文化的认定与保护力度在逐步增强,把民间宗教活动上升到传统文化的高度,加以开发利用,转化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并且把握好民俗区的开放与进步、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