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后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n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外院分流术失败后转入和我院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206例中17例失败原因,调查分析其因素.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后并发症占13.54%.其中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3例,硬脑膜下积液2例,颅内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分流管腹腔端堵塞3例,分流管脑室端堵塞1例,分流泵卡压3例,过度分流1例,分流管中段漏形成瘘道1例.结论: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虽然是常规而简易的术式,但并发症仍偏高,危险因素需要高度重视,研究其预防措施和并发症的相应正确处理.
其他文献
目的:报道中间神经痛、咬肌痉挛各1例的临床表现及神经血管压迫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经微血管减压治疗的中间神经痛、咬肌痉挛各1例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中间神经痛患者有10年右侧面肌痉挛病史,同侧耳廓、外耳道、耳前面颊部持续性剧烈疼痛1个月.头颅MRI(3D FIESTA-C和3D TOF序列)提示右侧面听神经根部血管和神经关系密切.术中发现小脑前下动脉袢环在面神经的起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男5例,女1例;年龄35岁到62岁;病程2个月至10年;肿瘤位于颈段2例,胸段2例,胸腰段2例.本组临床表现主要为感觉和运动障碍、疼痛.术前均行MRI薄层扫描及MRA明确诊断.增强扫描可见肿瘤结节明显强化,边界清晰,瘤周有时可见明显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DNA分子序列不变的前提下,被各种基团修饰后影响基因表达的新热点研究领域,甲基化和乙酰化是最多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在人类脑膜瘤组织中,发现Cx43基因在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上有所变异,预示着通过改变启动子的甲基化修饰能够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进一步探索脑膜瘤表观遗传学方面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通过测序发现不同位置的脑膜瘤,Cx43基因启动子存在CpG岛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也即相同的位
目的:通过对64例脑转移瘤规范化治疗后结果的分析,探讨在治疗指南指引下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按《指南》所倡导的治疗方案分为手术组与放疗组,手术组为手术切除+全脑放疗;放疗组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脑放疗或为适形调强放疗+全脑放疗.对比两组随访结果.结果:获得随访64例,其中手术组30例,放疗组34例,随访期为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0.5年生存期:手术组27(90%),放疗组3
回顾分析科室自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应用神经内镜施行手术170例.其中男性患者92人,女性患者78人,年龄为14~80岁,平均年龄为49.6岁.包括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150台;梗阻性脑积水三脑室造瘘3例;颅咽管瘤2例;脑脊液漏单纯内镜下修补3例;鞍结节脑膜瘤经鼻蝶切除2例;脊索瘤2例;内镜辅助用于桥小脑角肿瘤、动脉瘤夹闭、胆脂瘤、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合计8例等手术.150例垂体瘤手
探讨颞叶前部胶质细胞瘤扩大切除的手术方法 ,通过规范的神经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和流程,提高颞叶前部胶质瘤的疗效.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9例颞叶前部胶质瘤患者采用扩大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头皮切口采用"大问号"切口,术中颞叶皮层切除应在颞叶前5-6cm内,可以把Labbe静脉作为颞叶切除后界的解剖标志.但当Labbe静脉存在解剖变异时,可选用大脑外侧裂与中央
目的:将PET的功能代谢显像与MRI的解剖结构显像进行融合,进而探讨常规MRI阴性的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的影像学定位方法.方法:2012.9-2013.3医院癫痫中心11例MRI平扫阴性、但通过临床症状学、视频脑电图监测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致痫灶的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进行发作间期18FFDPPET扫描,采用MATLAB和SPM等软件对PET和MRI进行融合分析定位代谢变化区域.结果:7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outcome of shunting in critical patients who had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NPH) after severe aneurysmal sub 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 and to d
目的 在长程视频脑电图(LT-VEEG)监测过程中,通过护士对癫痫发作期床边直接的意识和语言评估,为癫痫患者致痫灶的定位提供诊断价值.方法 对19例颞叶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的患者行LT-VEEG监测,在癫痫发作时,立即进行发作期意识和语言评估,逐算每个患者意识和语言恢复时间,所得的组间差异结果 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9例颞叶癫痫的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中,左侧颞叶癫痫发作后的意识及
会议
本文评估脊髓电刺激治疗中枢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浙二医院神经外科行脊髓电刺激治疗中枢性疼痛2例.第1例为54岁男性,右侧臂丛神经撕脱后疼痛13年,电击样,表现为持续性疼痛背景下阵发加重,VAS8分.疼痛部位为右前臂内侧和右手尺侧(C8、T1),疼痛部位感觉完全缺失.多种止痛药物疗效欠佳.2010年于外院行穿刺电极脊髓电刺激,电极位置差,无效.患者对于行走功能要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