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的动态采光模拟

来源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在通用天空模型下进行建筑采光模拟所得到的结果准确程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尝试使用实测的天空亮度分布HDR图像作为光源进行建筑采光/动态采光模拟.首先,说明了通过高动态范围(HDR)图像测量天空亮度分布的方法;进而,介绍了基于图像的采光/动态采光模拟(IBL):既使用HDR图像作为光源输入数值进行采光模拟的方法.最后,文中讨论了基于天空数学模型的采光模拟以及基于图像的采光模拟的优缺点.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通过HDR图像可以准确地测量天空亮度分布;2)基于图像的采光模拟准确度良好.
其他文献
本文从多媒体教室现状数据测量和多媒体教室照明环境主观评价两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照明控制模式对多媒体教室的光环境质量影响大;2)测量数据显示多媒体教室视看区域亮度对比值不能满足人眼舒适性要求;3)学生对多媒体教室上课时视看区域的亮度评价不高.本文指出应对教室环境亮度对比、灯具控制进行优化,提高学生视觉舒适性,保持学生视力健康和学习效率.
传统教学楼大都是内廊式,单侧采光,照度分布不均匀,即使在天气晴朗的白天南向教室也需要不同程度的补充照明,北向教室几乎全天需要人工照明,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本文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主教学楼为例,调研实测教室光环境现状,提出合理的采光优化设计,并用Radiance软件对室内光环境进行模拟分析,营造出低能耗、绿色、健康的室内光环境.
中庭空间的设计优劣对建筑功能和物理环境有重要影响,由于中庭空间对建筑内部特别是中庭相邻房间的天然采光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存在照度不均匀的情况,如何降低光环境不舒适及相邻空间照度不均匀的影响,提高天然采光质量和利用率,为建筑室内营造健康、舒适的光环境,成为中庭空间天然采光设计的研究重点.采用模型实测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和统计处理得出中庭空间房间内平均采光系数与垂直采光系数、反射率和平面形式
建筑室内光环境对人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研和现场实测的方法,收集北京教育建筑室内采光环境的客观物理参数以及学生的主观评价,分析教室光环境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基于座位喜好频率和环境参数分布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教室采光水平不迭标,且大部分学生愿意选择具有更好天然采光的靠窗位置.研究进一步利用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判断光环境与人行为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得出人行为与光环境的交互作
充分利用温室顶部的空间建立光伏发电设施的“农业+光伏”模式,是一种对太阳能这一可持续清洁能源进行大规模利用的新模式.然而,关于温室光伏面板所引起的遮阳效应还有待研究.本研究提出了四种光伏组件的排布方式,采用人工天穹实验系统模拟了四个纬度地区下四个季节的太阳高度角全天的变化,探讨了不同排布方式的光伏组件所带来的阴影对温室内作物采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伏组件按水平方向的棋盘式排布能够达到对太阳光最
国外采光软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但其应用于国内采光标准验标计算时,往往会因使用者对计算参数的设置把握不准,使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本文通过对光线反射次数、污染折减系数、可见光透射比这三个参数的合理取值进行分析和介绍.利用国内采光软件DALI和国外采光软件进行对比,分析上述参数差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本文旨在推进采光计算参数设置标准化,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供建筑师、绿色建筑从业人员进行参考,避免软
遮阳采光板是一种综合遮阳与采光功能的建筑立面设施,在阻挡近窗太阳直射的同时,可以增加房间进深的照度水平,提高室内采光均匀性.目前大部分建筑使用的遮阳采光板不可动态调节,导致室内采光效果在不同季节中区别明显.本研究针对北京地区的季节变化特征,利用TracePro7.0软件模拟研究遮阳采光板在不同季节中对房间工作面照度水平及照度分布的影响规律,进而分析遮阳采光板的优化结构及动态调节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天穹模拟测量系统是科研机构建筑光学实验室必备的大型实验设备,一般用于采光研究、采光规范制定及教学实验演示工作.本文主要论述国外人工天穹模拟测量系统的发展情况,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建筑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人工天穹模拟测量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应用LED光源设计建造人工天穹系统的方法,并对该设计方法进行误差分析和验证,为人工天穹模拟测量系统的设计和建造提供技术参考.
居住建筑的夜间光环境,在起到基本的照明功能之外,协调美化了居住建筑整体的风格氛围,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同时丰富的夜景照明也带来了光污染问题.本文运用了DIALux软件,对某居住小区建筑进行了夜间室外光环境的模拟,并根据《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对小区建筑的光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对从设计施工阶段改善小区内光环境、限制光污染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建议.
基于改善建筑室内自然采光、降低照明能耗的目的,本文提出了建筑动态表皮性能参数化设计方法,基于Ladybug+Honeybee工具平台,通过将采光优化目标融入生形阶段的算法和数字化设计,实现了采光动态表皮实时反馈的性能设计,以解决设计、模拟和验证建筑动态表皮设计及其对采光性能的影响,为建筑表皮提供一种新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