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轨道衡计量管理降低进出厂物料损耗

来源 :中国石化降低原油加工损失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m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述了洛阳分公司计量管理中心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在完善轨道衡计量管理流程、降低进出厂物料损耗方面所采取的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称量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对轨道衡软硬件升级改造,确保称量设备运行可靠等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其他文献
石油及其产品在储运过程中存在着挥发问题,油气的挥发不仅造成油气质量下降、污染环境、危害健康,而且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本文对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储运一厂火车装车站台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在火车装车站台实施油气回收技术的必要性.2004美国Jordan Technologies公司吸附法油气回收装置在燕山石化火车装车站台投用后,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及温度对装置的影响,回收装置无法正常运行.主要问题是
本文首先介绍了冷凝法油气回收采用压缩致冷工艺,将油气气化潜热置换出来,使其由气态转变为液态,以实现油气回收和利用,其次介绍了在应用过程中完善监控手段;完善装车端油气收集功能,实现密闭装车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从每一个生产环节中节约,降低损耗是落实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油气挥发给环境、生产带来的损害己危及到人类的安全生存。要真正实现油气的不浪费,必须重视新技术、新设备的
本文对石化企业液化气公路出厂损失原因进行了分析,装车过程中存在放空至低瓦情况;客户或承运商作弊;计量员没有尽到监管责任等,阐述了修订管理制度;明确计量员职责;增设防作弊监控系统等降损措施和措施实施后收到的效果.
本文首先介绍了炼油企业加强火炬管理、增强责任心、切实做好清洁生产工作,其次介绍了认真落实“比学赶帮超暨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推进,积极为运行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巩固查漏消缺的成果,努力降低“两耗”,然后介绍了以人为本、提升意识、夯实成果、拓展思路,全面提升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研究了国内外炼油装置设备和管阀件的泄漏检测方法、法规、标准和泄漏排放估算手段,参考美国EPA规范建立了泄漏检测方法,抽检了某炼化分公司14套炼油装置13606个设备和管阀件的泄漏情况.结果表明:该炼化分公司炼油装置设备及管阀件泄漏排放量约为1840t/a,阀的泄漏排放约占管阀件泄漏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其次为泵和压缩机的密封,法兰或接头的数量虽然较多,但其泄漏比例和泄漏排放量较低.基于上述研究,
"十一五"以来,安庆石化在仪-长原油管道开通的大形势下,通过完善原油进厂计量的管理方法,深入推行精细化计量管理,原油途耗从2008年的0.19%逐年降低,2010年仅为0.11%.本文介绍了安庆石化在原油进厂计量交接流程中逐步完善计量管理、深化精细理念的过程步骤,对减少损失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总结,通过完善计量管理,安庆分公司大幅减少了原油在运输中的损失,提高了原油的利用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润滑油加氢装置一改以往蒸塔废气朝天放的直接排放方式,而是采用密闭蒸塔的新手段,即将塔顶放空线引入装置火炬系统,在火炬线末端设立分液罐和水封罐,蒸塔排放出的油气混和物及含硫气体在分液罐中冷凝、水封罐中吸收,最后残余的微量气体进入地面火炬燃烧,介绍了3#蒸馏装置热水撇油方案,分析了蒸馏、焦化等装置操作减少烃类排放措施,停工过程中3#硫磺联合装置内部溶剂回收工作到位,3#硫磺联合停工蒸塔优化,S-Zor
本文介绍了海南炼化原油进厂和产品出厂管理不断优化完善,原油途耗损失指标逐年提升,由开工车初期的0.39%降低至目前的0.20%降低幅度为O.t9%,折合原油约1.71万吨/年,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海南炼化起步时间晚,管理和实践经验不足,原油途耗损失和产品出厂损失指标尚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我们将根据公司实际现状,并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原油进厂和产品出厂管理水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石化企业减少原油进厂交接损失现代化管理运用方法-“三全一尽”,其次介绍了组建原油降耗机构;认真分析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找出造成损耗的诸多因素,并争取有关单位的通力协作,加强计量检测,严格依法计量;加强计量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等措施,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本文首先介绍了上海石化企业概况,其次介绍了计量管理,把系统管理的思路应用到计量管理上,使计量有效地工作贯穿在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计量是“工业的眼睛”作用,为企业控制好物料消耗、能耗和提高服务质量,为此我们在计量管理方面采取了计量管理细则的制定及执行;建立和完善储运计量监控平台;加强对计量数据的分析等措施,分析了其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