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基层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之要诀

来源 :湖北省图书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kgsz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图书馆建设是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程,提高县级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是推动县级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需求、新挑战与新机遇,需要建立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目标,更是县级图书馆必然发展的趋势所在。建设村级共享工程的网络体系,并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村道德协会、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指出要实现全员激励,充分调动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就必须在管理措施上强化职评、晋级、选拔、荣誉、评佳、奖金、进修、福利、休假以及解决实际困难等方面的竞争性和奖励性,使管理举措具有多方面的激励,避免单一的奖惩措施,以此适应不同人员的不同需要,将激励机制自始至终全方位渗透在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其他文献
大学生读者在获取信息,查找资料方面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读者到馆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和阅览设施进行自习。高校图书馆网站,集成了图书馆丰富的数字化馆藏资源,是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的主要网络平台,其外观设计是否友好美观,内容设计是否新颖丰富,功能结构是否合理完备,直接关系到信息用户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外在形象与内在质量的满足程度,关系到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同时指出应注重用户体验,界面设计要
图书馆作为科技情报信息的传播中心,本文研究了如何开展服务创新工作,更好地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出更好地为两型社会建设服务,必须有财力作支撑,进一步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和人才建设。要建立投入增长机制,要向教育、农业一样,建立财政支出法定增长,以确保图书馆服务创新能力的需要和不断升级。同时建立图书馆服务创新专项奖励资金。鼓励那些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服务创新工作突出的图书管理员,达到鼓励创新,留住人才
中学图书馆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时代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把下一代培养成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应当建立科学高效的服务体系,首先在服务部门的设置上要保证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制,并将办馆的目的和要完成的任务转化为目标,这样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馆员不断改善为读者服务的态度,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日益加强。同时图书馆以
本文拟就建立和完善这一管理机制的依据、体现和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以读者服务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图书馆管理上的一项重要而深刻的变革,需要馆领导下决心,需要全馆职工积极参与,需要广大读者热情支持,需要做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图书馆应顺应变化,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与服务模式的变化相适应,管理机制的变革也就顺理成章、势在必行了。由以文献工作为中心转化为以读者工作
本文研究了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为残疾人群提供文化服务,指出公共图书馆首先要在服务设施上加大建设力度,更多地开设盲人等各类残疾人阅览室,开辟残疾人通道,在公用设施设计方面更多地注入人性化理念。要从改革内部管理制度入手,降低服务门槛,适当减免部分办证押金,其他服务项目则应全部实行免费服务。同时应该更多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理念,对馆员加强素养教育。这种素养教育不仅仅指业务培训及计算机、外语等技能学习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教学辅助部门,在长期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只能为本校师生提供服务的思想。本文指出应当为社区读者办理阅览证,可到馆阅览,如确需外借可缴纳一定押金。开放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吸引读者来馆后就会产生服务的效果问题,服务效果好,就会形成读者与图书馆双赢的局面。社区居民对大众性、休闲性的文献信息的需求比较普遍,对这些用户,提供大众化的服务就能够满足他的信息需求等等。
图书馆读者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其策划、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凝聚着图书馆人的智慧和心血。成功地策划图书馆读者活动,将图书馆读者活动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使图书馆的活动在读者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增强,提高公众对图书馆的依赖度,从而盘活图书馆各类资源,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是图书馆界同仁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之一。广大图书馆工作者不但要深入研究读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还要在实践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经验。指出应当与
县馆服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图书馆人应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危中寻机,难中求进,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增强发展后劲。作为基层图书馆的县馆,它的读者群中绝大部分是农民朋友。馆员要树立“敬农务农”的思想,为他们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要及时修订完善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区划布局的调整、补充和完善,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招
两型社会理论对图书馆建设有着重大指导意义,两型社会城市的建设对图书馆建设而言,同样意味着几个发展方向的衍生,图书馆节能标准被加强,节能建筑将成为图书馆馆舍建设发展主流,数字图书馆的异军突起,依托网络提供高效、快捷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建筑与人之间和谐氛围的营造将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图书馆应该借鉴第三产业服务的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竞争意识,从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服务。同时指
建设“两型社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图书馆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只有把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策略真正运用到读者服务中去,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桥梁和纽带,以创新服务为手段,发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才能最终达到图书馆的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与利用的目标,才能在两型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