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模块化布置方案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送变电设计技术交流会暨送变电专家委员会2016年工作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实施性和前瞻性两个角度分别对现有500kV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模块化布置方案进行了探讨比选。对二次设备模块化布置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西北地区已发生的3 起避雷针坠落事故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致疲劳破坏是引发避雷针坠落的主要原因;接着对比了单钢管式和格构式避雷针的结构特点、钢材用
  特高压变电站中避雷针塔具有高度大、根开小、结构重要性高的特点.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对某1000kV特高压工程中钢管格构式避雷针塔做了分析研究.对不同角度风荷载作用下
  本文提出了通过设计客户端与云端平台互联的设计新模式。通过连接到云端,设计人员的设计成果可以实时上传到云平台,同时还可使用云平台里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
  我国西电东输意义重大,变电站作为枢纽工程,其建设可靠性至关重要。分析了寒区变电站地基出现的冻胀、融沉问题,并提出了通过置换垫层、密实法、物理化学法、保温隔热、桩基
  当前天津用户变电站采取主站/分站模式建设的情况很多,但却没有与之对应的保护配置规范和指导原则;本文以目前的用户变电站主站/分站常规设计为出发点,结合理论分析,对主站/
  近年来,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光导照明系统具有节能环保、健康安全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光导照
  地下变电站结构由于工艺需求,多层楼板开洞面积较大.常规设计方法无法准确计算地下变电站在侧向水土压力作用下结构内衬墙与楼板的受力和变形,也无法准确分析底部水压力作
  简单的阐述了《电力工程电气一次设计手册》[1]中关于导线张力的各种计算,并利用卡尔丹算法及整跨导线分析法对手册中的算法进行合理改进,简化计算过程,以达到工程实用的目
  我国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建筑工业化的绿色建筑行动积极开展。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建设的试点工作
  以山东省内某220kV 变电站为例,研究变电站内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型式,统筹考虑现有加工制造条件,确定标准化建筑物装配方案,满足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的需要,适应全球能源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