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参与教育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Dumontetal.,2012;Fan,Williams,&Wolters,2012;Grolnick&Slowiaczek,1994;Jeynes,2007;Miedel& Reynolds, 1999;Oyserman,Brickman,&Rhodes,2007)。然而,已有研究大多只单纯考察了父母参与教育与儿童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并未探索这种关系在不同智力水平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是否存在差异。为了考察家长参与教育行为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是否在不同智力水平群体间存在差异,本研究抽取711名4-6年级的小学生及其家长,使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测量儿童智力水平,并采用课题组自编的《小学生家长参与教育行为问卷(父母报告篇)》对父母的参与教育行为进行测查。该问卷包括家庭监控、学业辅导、亲子沟通、共同活动和家校沟通五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四周后的重测信度r=0.483,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α=0.906;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是测量中国父母参与教育行为的有效工具。使用Pearson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智力分数位于后25%的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父母参与教育行为中的亲子沟通存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亲子沟通与学业辅导可以显著预测该组学生的学业成绩;(2)智力分数在25%-75%的学生,其学业成绩与父母的共同活动有显著关系,并且共同活动能够显著预测该组学生的学业成绩;(3)对于智力分数位于前25%的学生,父母参与行为的各维度与其学业成绩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关系。综上所述,父母参与教育行为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的学业成绩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更细致揭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家长参与教育与儿童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