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更新世以来的内蒙古盐海子湖的湖平面变化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zhu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盐海子湖位于干旱-半干旱的边缘区,同时受到西风和季风气候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盐海子湖湖泊沉积物的长链烯酮和正构烷烃等生物标志物记录重建了晚更新世以来的湖平面变化,揭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盐海子湖湖平面即有效湿度演变的四个阶段:(1)末次冰消期初期(~18000 cal.a B.P.-16000cal.aB.P.)是湖泊扩展期,值从0.1升高至0.2,长链烯酮含量增加了4个数量级,正构烷烃以短链烃为主,CPI值偏低,即随着温度的升高,湖泊水体逐渐形成,湖平面逐渐升高;(2)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期(~ 16000 cal.a B.P.-~9000 cal.a B.P.),温度相对较高,值在0.15左右波动,长链烯酮含量维持在103数量级左右波动,CPI值升高,长链正构烷烃输入增多,说明这一时期湖泊水体稳定,湖泊周围植被茂盛,湖平面相对较高.
其他文献
正构烷烃以其丰富的产率和在地质环境中良好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的稳定性成为古气候、古环境示踪和重建的重要手段。由于陆地生态、气候条件、大气降水同位素以及蒸发作用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和空间变异,建立不同区域和气候条件下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和同位素组成与环境、气候要素的关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选择东亚季风北部的代表性地点包括毗邻长白山的四海龙湾、大兴安岭中段阿尔山驼峰岭天池以及贝加尔湖等地区开展了现代土壤、湖
对我国西部地区典型山地、高原及荒漠绿洲湖泊沉积物岩芯采用高分辨率XRF元素扫描进行地球化学元素测试。挑选其中XRF信号强度较高且信号相对稳定的A1、Si、C1、K、Ca、Ti、Mn、Fe、Rb、Sr、Y、Zr等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泊元素组成与区域环境和湖泊类型密切相关;在我国西部湖泊中,沉积物元素组成主要以湖泊流水补给所带来的A1、Si、K、Ti、Rb等
亚洲季风气候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夏季风气候对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亚洲夏季风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岩溶洞穴沉积由于具有可以精确定年和高分辨率采样的特点,成为研究亚洲夏季风气候高分辨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理想地质材料.本工作综合亚洲季风区内基于石笋的高分辨率夏季风气候变化重建和南极与格陵兰地区基于冰芯的高分辨率温度变化重建
会议
Palaeohydrological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middle Beiluohe River valley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Palaeoflood slackwater deposits (SWDs) are natural records of overbank flooding
中国西部干旱区深海氧同素2阶段(MIS2)以来的植被和气候演化一直争议不断.文章对位于新疆东部的巴里坤湖湖泊钻孔岩芯BLK11A进行岩性、粒度、烧失量(550℃)和孢粉等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重建了该地区MIS2时段的植被和气候演化过程.结果显示:1、MIS2大部分时段内区域植被以藜科、蒿属主导的荒漠/荒漠草原,气候干旱.2、末次盛冰期(LGM,26.5-19.2 ka BP)区域气候冷干,植被以蒿
距今约400 ka的中更新世间冰期(MIS11)经历了与全新世(MIS1)近乎同步的太阳辐射变化,在能获得古气候记录的时段中,最为适合与全新世进行对比研究.本文以湖北永兴洞石笋为研究对象,依据顶部和底部的铀系年龄,以及氧同位素分析重建了410-395ka BP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依据初步重建MIS11记录来看,东亚洲季风在MIS11时期与太阳辐射变化相关,可以将MIS11作为MIS1的历史相似阶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河流及海洋中,而重金属元素由于其毒性、持久性以及生物累计性,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流,平均每年向东海输送大量的泥沙及河水。近年来,随着长江下游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污染物质(重金属元素,有机物等)被排放到河流及河口地区。而椒江作为典型的入海小河流,强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开展长江下游以及椒江河口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沉积
会议
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的纳木错是典型的高原深水大湖,湖面海拔4730m,湖泊面积现已超过2000km2,湖中深水区最大水深约达100m,是青藏高原上目前已知为数不多的高海拔深水大湖。纳木错地区主要受印度季风和西风系统的共同影响,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湖泊特性、便利的可达性等条件都已经使其成为青藏高原古环境研究、季风西风相互作用、高原大气、湖泊现代水文学、流域生态系统等研究的重要场所。近十余年来,随着中国科
印度夏季风是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主要来源,其在区域环境演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地,印度夏季风突变引起的降水的变化往往会导致洪水、干旱等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到数以亿计的人口的生存状况.末次冰期印度夏季风的突变除了在石笋中存在良好的记录之外,鲜有其他陆地记录,本文提供了一条来自云南星云湖沉积物的陆地记录.基于7个陆生植物残体的AMS14C年代建立了沉积物岩芯段4.9-9.7
分析黄河口-莱州湾这一典型河口海岸海陆交互作用区域的有机质来源、活动性、归宿以及控制其分布的因素,对于了解河口海岸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黄河口和莱州湾沉积有机质的分布及来源研究仍存在采样区域局限、采样点少、方法不够综合等诸多不足.本文在对莱州湾进行高密度采样的基础上,测定了莱州湾23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有机碳同位素值(δ13Corg),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