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临床体会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d198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使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严重的开放性创伤导致大段骨缺损(>6cm)的患者,在软组织覆盖问题解决后,使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一期对患者进行骨缺损区域进行彻底清创,使用亚甲蓝局部注射,对失活骨组织施行整段切除,使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塞骨缺损区,并对患者进行外固定。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江苏省部分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相关知识的掌握、DVT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探讨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DVT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江苏省8所三级综合医院60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率98%,剔除填写不完全问卷,有效问卷583份,有效率99%。本研究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3部分,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
会议
皮肤移植后患者供皮区创面疼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问题,为了了解两种不同敷料在皮肤移植后患者供皮区创面的疗效、舒适度、护理的简易度,我们设计并实施了这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主要目的 是明确哪种敷料患者感觉最为舒适。
会议
目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治疗充满了争议,本研究根据症状进行分组,尝试采用短节段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并进行了长期随访.目的是探讨短节段手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及长期随访结果 方法:自2003.01至2014.12期间,共108例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纳入35例患者进行本研究,纳入标准为单节段手术治疗.根据症状分为两组:Ⅰ组为神经压迫症为主要症状,行责任节段的减压;Ⅱ组为失平衡症状和腰背痛为
目的 评价更换髓内钉这一标准治疗方法治疗股骨干峡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51例股骨干峡部骨不连患者在我院接受更换髓内钉治疗,随访其愈合情况和患肢功能。
目的 不同人种的骨折发生率差异较大,骨骼的种族差异可能影响相关的骨折风险。面积骨密度作为骨骼结构的指标常用来评估人种骨折风险差异,但面积骨密度作为包含骨量与面积的综合测量值可能会混淆人种骨骼结构差异的真实因素。因而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老年白人女性和中国女性的股骨近端骨结构及骨密度形态差异。
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未累及平台)常规行膝关节MR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我院78例胫腓骨骨折(未累及平台)常规行膝关节MRI,其中 男53例,女25例;年龄13-73岁,平均48.7岁;左侧44例,右侧34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0例,闭合性骨折58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5例,72例为胫腓骨骨折,1例为单纯腓骨多段骨折;按胫骨骨折部位分类如下:中下段骨折 54例
目的 运用iFISH(免疫荧光与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检测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状态的相关性。 借助循环肿瘤细胞这一新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理念,基于iFISH技术分离鉴定骨肉瘤患者是否可以检测出循环肿瘤细胞,分析循环肿瘤细胞计数与患者取样时病情状态是否一致,并初步分析骨肉瘤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utoff值。
目的 探讨骨瓣植骨联合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截骨植骨复位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7例的桡骨远端畸形愈合青壮年患者资料,,男13例,女4例;年龄30~55岁,平均40.2岁;骨折分型:Coles骨折8例,Smith骨折5例;左侧7例,右侧10例.
目的:通过结合科学的统计学方法研究鸡尾酒配方关节腔周围注射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82例。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确定的骨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纳入研究。共分两组,A组为关节腔周围注射鸡尾酒配方组,B组为空白对照组,手术方法:手术由2名高级职称医生分别实施。
目的:评价单纯前路减压短节段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合并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收治疗8例颈椎骨折伴脱位不全四肢瘫的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5-45岁,平均34岁;其中C5骨折4例,C6骨折脱位3例,C7骨折1例,于全麻下行颈前路单节段切开,上位椎体后下角骨块使用磨钻打磨并予以切除,实现充分的脊髓减压,最后短节段钛网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按指南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