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景观结构分析——以沧州至天津地区为例

来源 :2008海峡两岸遥感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景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基于沧州至天津地区的1987年TM、2000ETM影像,以已获取的大运河数据裁剪周边六公里的研究区域,进行图像预处理后,采用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精度达80%;基于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计算研究区域的景观指数。结果显示,近十几年来,大运河沿线耕地、建设用地有所增加,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有所减少;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所增加,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化。
其他文献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亚利桑那大学Slater教授提出场地定标法以来,已成功对多颗卫星进行了辐射定标。我国也于上个世纪末建成了敦煌辐射校正场,对FY(风云)系列和CBERS(中巴资源卫星)系列卫星进行了多次定标,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但是,场地定标法需要在卫星过境时刻去实地测量,使定标次数有限。本文利用敦煌历年测量反射率,结合卫星过境时刻MODIS的水汽和气溶胶产品,对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变化特征,在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青藏高原草地样带为研究区域,利用基于光能利用率理论的碳通量估算模型-植被光合模型(VPM)、1Km*1Km8天合成的MODIS地表反射率遥感数据、站点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区域气象空间化数据(气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区域地表草地覆盖状
为了较为全面地对建设中的北京奥运赛场的局地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本文分别对31个奥运场馆、公路自行车赛场和奥林匹克公园的建筑指数、水体指数、白天/夜间陆表温度、植被指数以及赛场气候趋势背景的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31个奥运场馆的建筑时间、地理位置以及露天情况对其环境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指数、水体指数、白天/夜间的陆表温度以及植被指数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奥运场馆的绿化和
作为城市化水平的关键指示因子,不透水表面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城市生态环境评估中。本文利用TM影像,采用附有限制条件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对北京城区的不透水表面分布进行了空间分析。通过高反照率、低反照率、植被及土壤4类光谱端元的线性组合表征城市土地覆盖类型,综合剔除噪声影响后的高、低反照率分量,估算北京城区不透水表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附有限制条件的线性光谱分解得到的RMS平均值为0.003428。其不
在遥感图像恢复的理论和应用中,客观的图像质量评价对评价复原效果、对比不同的复原方法、为迭代复原方法提供终止准则等起着重要的作用。遥感图像作为自然图像,表现出尺度间统计不变性和边缘统计中峰高尖、两侧拖尾的非高斯特性等统计特征。本文针对含噪模糊图像恢复后的质量评价问题,提出通过计算反应图像噪声和模糊相对大小的统计特征量来评价遥感图像质量的方法。使用多幅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了大量复原实验,总结了两个特征
统计分析方法在国内外滑坡灾害研究中经常用于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它主要是根据已发生的滑坡灾害历史数据以及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孕灾环境因子资料,通过统计模型完成对区域滑坡的敏感性分析。本文选取马来西亚金马仑高原作为实验区,基于GIS技术,运用双变量统计方法,分析了滑坡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滑坡面积密度建立了概率指数预测模型和距评预测模型,并对两种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和评价,表明都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及普
本文基于定量遥感理论,采用水色光谱仪与传统泥沙测量对珠江同一河段在汛期和非汛期进行了水样同步测量。由水色光谱仪测得的光谱值推算出遥感反射率,并等效计算准同步TM图象相应波段的遥感反射率,再由水文测站测出悬浮泥沙浓度,通过对等效算出的TM各个波段遥感反射率和悬浮泥沙浓度这两组数据分别在汛期和非汛期的相关分析,得到8种形式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在汛期TM3波段光谱值与悬浮泥沙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在
监督式影像分类需透过训练样本的选取,进而以训练样本的特徵值作为其他未知像元的分类准则。因此,训练样本的特征、大小、同质性与否等,皆会影响监督式分类结果,而支援向量机可将低维资讯透过映射的方式转换至高维的特徵空间,寻找类别间最大的分离边界,但由于支援向量机亦属监督式的分类方式,训练样本的适切与否仍可能影响其正确分离类别的能力。本研究利用Boosting演算法,以其具有针对训练样本进行重新组合并可重复
土地覆盖的变化,特别是农用地的变化对于国民经济建设与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密切。常用获得土地覆盖变更信息的方法是在已有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基础上,实行人工野外实地调查与测量,然后上报数据。该方法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且中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误报、漏报的问题,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全局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卫星遥感技术的采用,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变更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建筑物阴影信息大致确定目标区域
木荷广泛分布于全台之中低海拔,是优良阔叶树种,且为家具用良材。多数研究将地理资讯系统协同统计应用在珍稀动植物生育地之模拟,却鲜少用在广泛分布树种上。本研究从航测产生数值高程模型(DEM) 导出海拔、坡度、坡向及坡面位置因子,加上SPOT影像导出植生指标,作为木荷潜在生育地模拟用。本研究以GIS及多变项统计法,连结已知木荷现址与五评估因子特性,建立分类回归树(CART)、逻辑思复回归(LMR)、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