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脾肾两虚夹瘀论治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专家共识

来源 :2016年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学术年会暨河南省第二届不孕不育、胎停育中西医诊治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a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弱精子不育症发病机制复杂,症状、体征表现不明显或无症状、体征,难以做到精准分证论治,该共识根据中医脾肾相生和精血互化学说理论,以及临床实践结局,提出“脾肾两虚夹瘀”应为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基本病理变化的理论观点。该共识认为脾肾不足为本是发病基础、瘀滞不畅为标是发病趋势,“脾虚”“肾虚”“血瘀”构成了无症状性弱精子不育症发病的三大关键环节。治疗当以健脾益肾、活血养精为基本原则,临床可选用健脾剂、补肾剂、活血剂加减化裁治疗,也可选用健脾药、补肾药、 活血药组方治疗,具体可选补中益气丸合五子衍宗丸加活血剂、或十全大补丸合五子衍宗丸加活血剂、或聚精助育汤等方剂加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妇女阴道微生态特征,对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就诊妇女22029例,对其阴道微生态状况(主要包括阴道PH值、乳杆菌、清洁度、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029例就诊者中微生态正常者3219例(占14.61%),阴道微生态异常者18810例(占85.39%).阴道微生态异常中优势菌异常9443例(9443/18810
目的 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患者宫颈分泌物致病菌菌株感染情况,初步探讨生殖道致病菌、HPV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入院收治且病理确诊为宫颈癌或CIN的患者424例设为研究组(其中宫颈癌200例、CINⅢ83例、CINⅡ56例、CINⅠ85例),另选458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宫颈脱落细胞PCR-反向点杂交HPV基因分型检测同时取宫颈分泌物进行致病菌培养.结果 宫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