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焦辨证论治鼻出血

来源 :2016年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Mous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出血是鼻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治疗时宗"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原则,采用局部止血与中医药内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上焦病症以银翘散加减、中焦病症以凉膈散散加减、下焦病症以知柏地黄丸加减等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降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降逆和胃汤(吴萸、黄连、甘草、太子参、白术、厚朴、苏梗、法半夏、茯苓、瓜蒌、竹茹、瓦楞子、代赭石、莪术、三七等组成)治疗本病65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2.3%.结论:降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等,危险性初步评估为高、中、低三度;高危:立即口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mg,血压不低使用硝酸甘油舌下或静脉应用,等;中度:内科强化治疗:心电监护,监测心电图及心肌标志物变化,吸氧及呼吸支持,等;低危:留院观察,期间未再
咳嗽是呼吸常见症状,多种疾病可导致咳嗽.《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是中医整体观念对于咳嗽治疗的高度体现。因五脏六腑之经脉,无不上通于肺,肺居于上,“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通过肺气的宣发,营养物质可输溉周身,故脏腑有病,可以互相传变,而扰肺为咳。临床上除了五脏可引发咳嗽,尚有六腑咳,多涉及多个脏腑,临证时当分清治疗先后主次,方可药到病除。
运用“治未病”理论将糖尿病的治疗从单纯的降糖转变为防治,“未病先防,即病防变”,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的特色,建立合理的健康管理模式,总结完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特色防治体系,为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也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下坚实步伐。
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大多主张以寒凉药为主,临床多采用清热解毒之品,但其疗效并不尽如人意.笔者从古籍经典到现代研究,并经临床实践发现以温通法治疗乳腺炎的临床效果尤为显著.故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等文献整理方法,对温通法治疗乳腺炎的中医理论研究进行简要阐述。
《素问·气交变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阐述了风木在自然间的本性,作用等特点,德,本性也.中医将风木与五脏中的肝相对应,《素问·阴阳应相大论》言"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可见风木与中医五脏中的肝同出一源,关系十分密切,二者本性与有相似甚至相同之处,故认为,"肝德敷和".在认识、讨论肝的相关问题时不能离开"敷和"二字.笔者从肝与敷和之起源,肝敷和气血、五脏等三个
本文从《傅青主女科》"肥胖与不孕"篇谈"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在“肥胖不孕”一篇中给阐述了肥胖与不孕的关系,治疗上强调健脾补气化痰,不能一味地见痰就泄水化痰,说明健脾补气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对于不孕症的治疗,其治疗均据“法随证出”之准则,审症求因论治,由于其明主证,审症求因而论治,故其临床效果显著,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带状疱疹伴神经痛为临床较难治愈的病证,特别是年老病重者可延续病程时间,甚则可持续半年以上.《内经知要》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凡身内外有疼处,皆其气血瘅而不通."《校注医醇剩义》也曰:"人之一身自项至踵,俱有痛病.其始也,或因于风,或因于寒,或因于火,或因于气,病各不通,而其为气凝血滞则一也."带状疱疹伴神经痛多以疼痛为主证,据经典之说,疼痛之因就多源于瘀血凝滞所致,故
本文通过对中土在中医"圆运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指出中土在人体"圆运动"中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疾病中尤其是肿瘤性疾病的重要作用,提出中土健运是维系人体正常"圆运动"的枢机,同时也认为中土不运是导致人体"运动不圆"而产生肿瘤性疾病的重要原因的观点,进一步提出在治疗肿瘤性疾病中当以"建运中土"为第一要义的思想.
肺胀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随着工业污染加重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之势.寻求防治本病的有效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亟待解决的课题.重新审视肺胀病的证治规律,寻求对肺胀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方法,以此揭示中医学治疗肺胀病的优势和特点,为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素材和依据,亦为文献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开拓新的思路,使文献研究从古书堆中走出来,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文献学与统计学相结合,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