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地质大数据架构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4788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地质工作中,各种复杂类型数据的采集、挖掘、处理、分析与应用都与"大数据"不谋而合,如何应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在地学领域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庞大的地质大数据,对其进行科学的挖掘,产生更高的价值,以实现相应的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铀矿地质大数据架构进行研究,以期对铀矿地质领域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提供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微生物在海洋浅表层沉积物成岩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在半深海陆坡区,含丰富有机质的沉积物被微生物利用,促进了海底浅表层区带中的元素循环。这其中,自生矿物的产生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后者对参与反应的元素同位素造成较大分馏。
会议
会议
会议
攀西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东缘,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邵怀勇,2009),是四川省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长期以来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矿区周围环境造成巨大破坏.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矿山环境遥感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矿山环境遥感监测都依赖于国外卫星数据,国产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为矿山环境遥感监测数据源提供了更多选择.基于矿山
2017年1月28日2时46分,四川省宜宾筠连发生4.9级地震,为了准确确定本次地震及其余震的震源位置.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宜宾筠连4.9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改进初始定位的精度,得到更加准确的174个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信息.在计算过程中,第一步用程序ph2dt进行数据初步处理,第二步用程序hypoDD进行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定位后宜宾筠连4.9级地震的震源位置为28.133°N,
时频分析是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有效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信号的频谱分析处理与解释.近年提出的同步压缩变换以小波变换为基础,通过对小波系数进行重组,从中提取时频曲线,提高时频分辨率,然而,小波变换受小波基的影响,其时频分辨率精度受到限制.相比之下,S变换能获得更高的时频分辨率,但仍达不到最优.基于此,本文改进了同步挤压S变换(SSST),给出了该变换的基本理论,并严格的推导出其正反变换的数学表达式.采用
近年来,用稀疏表示理论降噪的方法,因不需要先验地获取信号和噪声的统计特性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含有高斯白加性噪声的遥感图像,提出了一种稀疏表示的自适应字典学习的图像降噪方法.基于噪声图像采用K-SVD算法对过完备字典进行自适应学习,由此获得的字典能够根据输入遥感图像的不同做出自适应的变化,能更好的反应图像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