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的宝石学特征及荧光特性研究

来源 :第28届武汉国际珠宝学术年会暨第一届湖北省珠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rtl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萤石,又称为"氟石",主要化学成分为氟化钙(CaF2),因在紫外线、阴极射线照射下发出荧光而得名.国内外研究曾经探讨过变色萤石的变色效应和萤石的热释光性,本研究主要针对性地研究萤石的荧光特性,选取了3块不同颜色的天然萤石样品和5块合成氟化钙样品,分别对萤石样品的宝石学特征进行测试和研究,并采用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对萤石样品进行测试,对萤石样品的各类光谱进行总结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和荧光光谱测试,对样品的荧光特性进行重点分析.前期实验测试显示,萤石样品所含的杂质元素主要有铈(Ce)、镝(Dy)、镧(La)、锶(Sr)、钇(Y).通过成分分析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确定荧光光谱的激发波长,得到萤石样品的吸收光谱中显示Ce3+的发射峰以及可能为Tb3+的发射峰.通过高斯函数拟合最终得到萤石样品主要具有在316nm和336nm附近的发射峰以及在427nm附近的谱峰,萤石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对比验证了316nm和336nm附近的发射峰为主要的发光中心所产生的.
其他文献
震害预测作为地震风险评估的前身,在国内具有成熟的应用基础.无论是其工作思路还是研究方法都对当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通过对现有震害预测系统及其相关
本文在对社区防灾减灾管理不同特征进行理论梳理之后,原创性地提出了社区防灾减灾起源自一种人类社会内在的自发秩序力量,这一力量需要借助一种社区防灾减灾程序理性的管理架
在2015年全国地震监测工作会议上,中国地震局提出共建地震行业国家、省、市县"全国一盘棋"的新型协同关系,提升监测预报工作与社会经济的融合发展水平.目前,浙江省宁波地震台
近20年来,浙江省防灾减灾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取得巨大进步的情况下,浙江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如何进行?还是用问题意识来思考.本文从灾害补偿到位、自建房的质量报
阐述了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简述了其在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以浙江省杭嘉湖平原为例,通过分析防震减灾政策、地震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得出浙江省具有"经济发达
本文介绍了农村雷电事故高发的原因,通过分析2012-2016年历年宁波北仑雷电活动的特征,使民众能够科学防雷,并根据农村的现实条件,探讨了怎样有效减少农村雷击灾害事故,着重就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与其他物探手段相比,该方法探测深度大,外业施工方便、快速,本文以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长福高速公路北山隧道勘察中的使用实例,介绍了该系统在野外工作布置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3D打印技术与创客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中小学以及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快速成型"设计即生产"的理
浙江省遂昌县好川墓地是浙西南地区一处较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时代为良渚文化晚期至夏末商初,是浙江省继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之后确立的又一支考古学文化,填
近年来,BIM技术已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地面建筑领域,而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BIM技术的发展却进展缓慢,究其原因,BIM技术的特点在于参数化,地面建筑结构可以由形状规则的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