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二次创业与集群化发展

来源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b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群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本文认为我国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了高新区第一次创业发展,这种模式的经济绩效在于发挥了高新区的集聚效应、资源效应、创新效应、示范效应、合作效应和创业效应,高新区也逐渐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载体。但是,这种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驱动的发展模式也使我国高新区的自身发展存在自主的产业集群机制和内生创新机制缺失的问题。要推进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我们必须加快高新区竞争方式和生存环境的转变,以实现高新区由“粗放式”的企业集聚向“集约式”的产业集群转变;加快增长方式、创新方式、创业文化和人才战略等方面的转变,以强化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内生机制。
其他文献
黄姜有“药用黄金”的美誉,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效益,开发潜力大,其根茎是用来提取薯蓣皂素的重要原料,也是我国薯蓣属皂素含量最高的植物.但是传统的皂素生产工艺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经济效益基本建立在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当前皂素、类胡萝卜素、酒精、羧甲基纤维素的市场需求,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提出了皂素-类胡萝卜素-酒精-羧甲基纤维素联产模式.
武汉市的循环经济离不开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因为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正是从科技的角度来协调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有效途径.武汉市目前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是从单位技术支撑、园区技术支撑、区域技术支撑三个层面开展,并在东西湖区、青山区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实践,成效显著.在对武汉现有技术支撑体系的现状分析中也不难看出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需要对现有的技术体系加以查漏补缺不断创新,只有日臻完善的技术支
生态工业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情况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以浙江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园区进行调研,构建了与园区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生态化改造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指标的选取缘由;通过对相关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得出影响园区生态化改造的关键指标,指明了生态化改造的重点所在.
中国石化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逐渐成为石化产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从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用经济学理论结合法律相关知识,分析了我国目前循环经济发展及生态工业园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障碍,最后提出了有利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可行性建议。
我国石油资源短缺形势渐趋严重,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能源安全构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大力发展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以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调研了我国燃料乙醇企业的发展现状,基于粮食、农作物秸秆等典型原料和相应生产工艺的数据,通过技术经济方法分析和计算了不同生产模式下燃料乙醇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成本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几种典型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的最优模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式研究,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熵技术修正的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修正后的权重信息量较之修正前增大,可信度提高.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涉及面广、影响因子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能够有效克服指标属性的模糊性,很好地反映出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限制因素.本文构建的煤炭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给出的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评价等
通过对资源供求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未来资源的来源途径及其特征、不同资源来源的关系以及资源供给原理和约束机制等的分析,得出资源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但又不能完全替代;不可再生枯竭是必然结果;新投入资源是基础,循环再生资源是保障;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的必须协同发展才能保障和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结论.同时提出:由于静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将引起资源供给渠道、资源供给观念、产业结构、外贸政策、生产观念、消费观念、农
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生产领域的能耗强度持续快速下降.本文在假定生产成本函数满足Cobb-Douglas形式的基础之上,建立能耗强度和能源价格以及生产率之间的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利用中国1989-2006年的统计数据定量地分析总能耗强度和各产业的能耗强度与能源价格以及生产率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能源价格上涨和生产率水平提高对降低能耗强度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必将是今后节能减排的
一般认为,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最丰富,抗御技术风险的能力强,因而技术创新能力最强。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呈现U型曲线的特征,即除了大型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优势外,高科技中小企业也具有独特的技术创新优势,技术创新的效率更高。文章对U型曲线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解释,总结了美国、日本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做法,并依据U型曲线理论,分析了对中小企业应采取的技术创新扶持措施。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已经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异军突起,发展成为亚洲的“硅谷”。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本文首先介绍了班加罗尔软件产业的发展概况,接着分析了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方略,文章最后部分主要是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发展对发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