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红水凝胶催化生物反硝化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第二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cent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硝酸盐污染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大量的氮元素存在于水体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水体去除硝酸盐的方法有化学脱氮、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生物脱氮等,其中生物反硝化脱氮是最普遍的脱氮方法,但其生物降解速率慢.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发现厌氧条件下,氧化还原介体具有加速呼吸链中电子传递效率,催化硝酸盐生物降解的作用.中性红作为一种小分子氧化还原介体,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且其氧化还原电位与电子传递链顶端的电子载体NAD+/NADH电子对相匹配,能使更多处于呼吸链链顶端的代谢电子被捕获,加速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由于其水溶性的特点,投加于水中,会造成介体的流失和水体的二次污染。本研究选用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水凝胶固定中性红,得到化学性能稳定、机械性能优良、能重复利用、生物相容性好的固定化介体,既防止了水溶性介体的二次污染、又克服了其它载体材料传质阻力大的缺点,同时减缓了中性红对微生物的毒性。利用固定后的中性红水凝胶催化生物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添加中性红水凝胶的体系,硝酸盐的转化速率提高了3-4倍,亚硝酸盐的累积量减少了2-3倍。通过加入电子传递链抑制剂,研究中性红催化生物反硝化的机理,这对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介体催化生物反硝化,解决水体硝酸盐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植棉区,受可耕土地面积的限制,近年来其它作物与棉花套作逐渐成为南疆地区种植业生产的重要模式之一.本研究选取南疆阿拉尔垦区3种不同作物(茴香、香梨、苹果)与棉花套作的棉田,以单作棉田为对照,分别于棉花苗期,花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四个时期采集土样,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N、P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探明套作对棉花根际微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不同生育期,3种作物与棉花
铬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在电镀、鞣革、钢铁、汽车制造、木材加工等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其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化学形态主要是Cr(Ⅲ)和Cr(Ⅵ).微量的Cr(Ⅲ)在人体中有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促进氨基酸吸收等作用,但过量有毒.Cr(Ⅵ)一般以CrO42-和Cr2O72-形式存在,难以吸附或沉淀,而且是很强的致畸变、致癌剂.很多微生物长期处在铬污染环境中,进化出了相应的铬转化和抗性机制.本课题组在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