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易心理咨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咨询模式

来源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sh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作者在学习易经和心理咨询实践的基础上,做出心理咨询本土化的努力和实践,提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咨询模式——卦易心理咨询.作者首先提出卦易心理咨询的概念,阐述卦易心理咨询的原理易经的智慧是经由宇宙的万象讲出人生的道理;而宇宙的万象和人生的道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阴一阳之渭道。古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人类社会的研究.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和大自然的规律是相通的,天下万事万物,脱离不了自然律的支配。于是。在八卦的基础上。用六十四卦推演出世问的万物万象,也就是说六十四卦代表着宇宙人生的六十四种情境.每一卦都有合乎天道的自然定律。;其次,说明卦易心理咨询的技术和过程;再次,作者把卦易心理咨询与西方心理咨询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强调了完善道德人格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在分析了孔子的"六画卦"之后,详细地记录和分析了运用卦易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咨询的案例.
其他文献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资源建设几个方面,对机电流体传动综合控制实验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建设、管理和利用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是重中之重.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钢铁制造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例,着重阐述了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携手互助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思路,探讨了在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实现学校、企业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和共同利用的建设模式,最终既为高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创造了
"三学期制"是我国高校学制改革的一项,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2013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正式实施"三学期制".作者对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坊承担的三类实践教学——教学实习、自主实践和项目实践,在三学期制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论述了实践教学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分析了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进一步做好实践教学的建议.
基于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就虚拟仿真实验室及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远程监控实验室及实验项目建设、网络化信息化实验室及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的转变、实验中心仪器设备信息公开及对外开放共享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思路进行了论述.该项建设,必将大大提升整个实验中心的信息化水平,在促进实验室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的转变,培养具有显著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两岸因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后致力于生命教育的推动,希望让青少年及民众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更美好的生命发展.在台湾地区也有许多不同单位投入,其中南华大学一向积极在校园中推动生命教育,不但做好生命教育的落实,而且采取适当的推动策略,以深化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伦理思辨的能力及知行合一的统整.具体而言,多年来南华大学在生命教育理念、正式课程的规划、学术研究及实务经验推动等方面,已有不错的成果.因此,本文
《德音雅乐与生命教育》是结合音乐、生命教育、团体辅导、体验活动等设计的一门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初为公共选修课,现已由学校建设为校级通识课.作为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本课程的课堂采取团体辅导活动方式进行。第一次课为专门的团队建设课。目的是通过团体活动的开展,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认识与信任,形成开放式的温馨团体,增强团体自身的动力,实现生命的成长。此团队一旦建成,将维持到本门课程结束。每次上课的分享过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程式一体化的指导和培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需要根据自身特色,有的放矢地促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获得生存技能.本研究试图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地方高校大学生成长与就业进行全程式一体化的培养给予探讨和研究。在生命教育之生涯规划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通过师生互动全程式一体化的教育教学,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自身特色
对于人生价值,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思考,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体验和看法,这种思考使思考者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主动地以自己的价值观为导向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思考人生价值的人是自觉的人。但不思考人生价值的人,其价值仍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笔者愿意带着一份自觉,进行一次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的追问。要明晰人生价值及其实现,首先要对人生价值的内涵与结构做一番深入的考察,然后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阐释人生价值实现的路径
本文考察心理问题症状表现(抑郁、焦虑)和人格特质(神经质)对求助需要和求助行为的影响.方法:借助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测试,使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部属高校大一学生进行大样本调查.测量工具为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神经质分量表及自编的求助需要和求助行为问卷.研究发现:15%左右的大一学生需要求助,1.5%的学生的确有求助行为;高焦虑的大学生自认为更需要求助,高抑郁的大学生则只有具
本文以个案班级为例,围绕"易心理"版块的实践,观察学生使用易班平台的具体情况,针对用户体验和反馈展开研究,讨论高职大学生易班网络行为的特征,从而提出改善易班工作的策略和思路.从心理赋权的角度理解高职大学生的易班网络行为,探讨高校行政介入易班的尺度把握等相关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