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供氧条件下裂殖弧菌产DHA过程中油脂积累特性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跟踪1.5m3发酵罐生产DHA的过程,从形态学角度探测菌体生长和油脂积累的特性,并结合发酵表观特性和动力学参数比较了不同供氧条件下裂殖弧菌油脂积累的差异,在低供氧条件下,糖耗较慢,生长周期156h,但DHA含量较高,达到51.48%;高供氧条件,糖耗快,生长周期128h,DHA含量较低,44.52%;此外,从形态学和表观性状方面揭示了菌体产油的机制,为全面掌控脂肪酸工业化生产过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其他文献
探索鱼蛋白水解产物多肽-锌配合物的工艺条件及配合物的光谱特征。方法:比较影响蛋白多肽与锌发生配合反应的因素,筛选适宜工艺条件,采用光谱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蛋白多肽-锌配合物制备的适宜工艺条件为pH4.5,多肽与锌的配比为1.5:1,多肽液浓度为4%,反应温度为45℃及反应时间为40min时,多肽与锌反应生成多肽锌配合物的得率及配合率都比较高.配合物的光谱特征峰证实多肽与Zn2+生成了
基于微波辐射加速糖化酶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系统的比较了微波辐射与水浴加热条件下糖化酶的圆二色性和二级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经微波辐射和水浴加热处理后的Circular Dichroism(CD)谱线,在波长λ=193 nm 处的峰高的降幅在36.4 %~68.2 %之间;在λ=206 nm和λ=220nm的双负峰处,处理组的峰高增幅在10.8 %~31.4 %之间;λ=193nm处的峰位在微波辐射
将蛋白质类药物制成脂质体制剂可以达到缓释、控释以及靶向等作用,是药物传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脂质体包封蛋白质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近十年以脂质体为载体蛋白质药物的种类、剂型、临床应用,同时探讨了脂质体封蛋白质药物的释药机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研究了不同培养方法对北冬虫夏草生长和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阶段发酵方法(摇动培养加静止培养)对于虫草多糖的合成效果最好,通过响应面优化的方法获得两阶段发酵培养的最佳工艺,并建立了适合虫草两阶段发酵合成多糖的模型.中心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在虫草摇动培养78小时,然后静止培养120小时的条件下,虫草多糖的最大产量达到3.02g/L,其产量分别是摇动培养和静止培养的1.5倍和2倍,实验结果表明此两阶
考察了不同脱色剂对S-腺苷-L-甲硫氨酸发酵产品液的脱色效果,活性炭(甲壳颗粒30-60目)、D3520、D4006、D4020、H103、AB-8、D201、D296R、D301R,综合考虑接触时间、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对脱色率、产品保留率、产品中活性成分所占的比例的影响,从中选出比较理想的脱色剂D4020.脱色工艺为: D4020 加入量4%,25℃,脱色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D4020 对S
单宁酶是一种诱导酶,能水解单宁酸生成没食子酸和葡萄糖,广泛应用于茶饮料、食品、医疗、化妆品和制革等领域.本文应用N+离子束注入技术诱变选育黑曲霉单宁酶高产突变株.对出发菌株的生长进程、产酶进程和离子束诱变参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0℃、180 r/pm 条件下发酵80 h时,酶活最高;N+离子在10Kev能量和60×(2.6×1013 )ions/cm2 剂量下的诱变效果最好.在上述条件下,对野生型
作为清洁新能源的氢气得到了人们广泛重视.光合细菌产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且在产氢过程中能得到单细胞蛋白.光合细菌对生长因子{特别是维生素}的需要差别很大.本文研究了B 族维生素对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长和产氢的不同影响.在基础培养基上考察了缺乏VB1,VB2,VB4,VB6和复合VB时对产氢的影响,并与加入全部B 族维生素和不加入B 族维生素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缺乏VB1的氢气量为37.96mL,缺乏
丙烯酸是一种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市场需求量大.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以及高昂的价格,采用生物合成法生产丙烯酸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利用生物合成法的研究仍局限在加入外源电子受体生产丙烯酸且产量很低.本文在利用盐桥构建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对丙酸梭菌进行了初步的电化学活性研究,丙酸梭菌可以在阳极室中以半胱氨酸和刃天青为电子受体,阴极室为K3Fe(CN)6 溶液的情况下产生电
研究了不同浓度(0,0.02%,0.05%,0.1%,0.2%)(v/v)的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裂殖壶菌发酵性能包括发酵周期、葡萄糖和谷氨酸的消耗、发酵终止PH、细胞干重、总脂和DHA产量以及脂肪酸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Tween80能够明显缩短发酵周期和改变脂肪酸分布,随着其添加浓度的升高,发酵终止时PH、总脂和DHA含量先升高后减低,且高浓度的Tween80轻微地抑制了细胞的生长.当
谷氨酸脱羧酶(GAD)是催化谷氨酸生成γ-氨基丁酸(GABA)的关键酶,利用固定化GAD制备GABA具有诸多优点,但传统的酶分离纯化与酶固定化相分离的方式却存在操作过程复杂、酶活力损失大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将这两个过程进行了耦合,通过亲和吸附一步实现GAD的纯化与固定化,并对所得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这种一步固定化的酶活回收率为83.8%;固定化后,酶的热稳定性和pH值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