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并网运行对电网电能质量实测分析

来源 :2011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ga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短缺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人们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同时已经开始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风力发电作为优质清洁能源正在被人们广泛关注[1] 。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由于风速的随机性和间歇性,风电场的并网运行会给电网电能质量带来新的负面影响[2] ,本文根据现场监测结果数据分析,发现该风电场风电上网对并网点的电压偏差、闪变、谐波电流和频率的影响均低于限值,功率输出波动频繁且幅值较大时谐波电压畸变率将高于限制。
其他文献
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排粉风机在2007年之前,经常发生因轴承故障停机抢修情况。本文通过对轴承寿命计算分析查找原因,确认为轴承安全裕度小造成故障频发,针对性的对轴承及轴承箱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排粉风机运行4年来,未因轴承故障而发生抢修风机情况,提高了设备运行安全性。本文还对转机设备检修、维护方面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本文介绍了火力发电机组具备FCB功能对提高电网稳定性的意义,分析了中国及其他国家对FCB的研究现状;并以国内具备FCB功能的火力发电机组为对象,研究分析了FCB功能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对于FCB功能设计和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电力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它是靠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对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来产生效益,只有通过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才能将以上两方面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重庆市电力公司于2008年5月启动ERP信息工程,历经11个月时间,ERP系统于2009年4月成功上线,应用至今已经初步建成了设备与资产管理的信息平台,基本实现了设备管理的资金流、备件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大大提高了设备管理的工作效率,为设备资产全寿命
本文通过分析550-MHMe-2Y型断路器气动机构的分合闸过程,提出了"气路"分析思想,根据"气路"分析找出了导致造成550-MHMe-2Y型断路器频繁打压的薄弱环节,即常见的漏点。分析了气路薄弱环节漏气的四个主要原因,结合运行维护经验,介绍了两种漏点检测方法,并提出了两项有效的防漏措施,经过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措施。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保证变压器的可靠运行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传统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式存在的很严重的弊端,因此应积极开展变压器状态检修的研究。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是判断变压器内部故障的重要手段,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算法理论上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变压器油中的故障类型,实例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华电漯河发电公司1、2号锅炉均为控制循环锅炉,每台锅炉配3台炉水循环泵,依据锅炉原设计,结合运行中的实际工况,分析了运行中停一台炉水泵作备用的可行性,并在运行中实现了炉水泵热态备用,达到了节约厂用电的目的。
现代电力系统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实现电网实时在线故障诊断,对于尽快判断故障设备,为故障解列和恢复供电提供依据,辅助调度员提高故障处理速度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远程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WAMS系统、故障录波联网系统及各种控制软件的不断完善,为建设新一代智能化的电网实时故障诊断系统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本文以保护动作信号、SCADA数据、PMU数据、故障录波数据为基础数据源,设计并开发出基于
在不增大输入电流纹波的前提下,为改善升压型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在高频状态下的输入电流过零畸变,同时减小电感体积,降低开关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进而可提高变换器的功率等级,提出一种交错式三电平变换器拓扑。此拓扑将交错并联技术与三电平技术相结合,弥补了交错并联拓扑只能改善输入电流过零畸变而无法提升变换器的其他性能的不足。分析了此变换器的原理及工作情况,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拓扑的有效性。
目前,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一般使用有机涂料对合金进行腐蚀保护,但是由于有机涂料价格昂贵且有脱落的可能,而阻碍了其大规模的应用。假单胞菌细菌可在一定条件下,在金属外表面形成一层避免腐蚀的可再生生物膜。保护的程度和效率依赖于细胞外多糖的生产及其行为对阳离子粒子扩散的阻碍。本文着重对金属/膜界面进行了研究,并对该体系电化学阻抗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针对变压器保护装置定期检验时间长,试验调试效率低的现状,分别从保护原理、试验设备配备及传动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传统变压器保护定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加完善的传动试验程序,使传动过程更加合理化、规范化。并自主设计了跳闸矩阵试验装置,更加快速准确地对跳闸回路及跳闸逻辑进行验证。提高了变压器保护定检效率,缩短了设备停电时间,提升了供电服务质量,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