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气象信息网”建设研究与实践

来源 :第31届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气象信息网是福建省气象部门内部的气象信息共享网站,在全省已推广应用多年.网站采用当下较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可扩展、可管理的平台架构;在内容编排方面,结合业务需求,整合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和业务信息,搭建各级业务人员的快速浏览平台.
其他文献
随着大型船舶电力系统电网结构的日趋复杂,船员已难以通过经验判断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状态,为此有必要借鉴陆地电网中电力系统安全分析的方法,通过专门的安全分析程序自动判断当前电网的安全水平,为电力系统的预防控制提供决策依据.针对船舶电力系统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策略的预想事故分析方法,首先,将网络结构用“节点-支路”的图形表示,其中,节点集合由发电机、负载、3个或3个以上线路单元的连接点构
高程数据是西南区域精细化要素预报系统的重要参数.ASTER GDEM高程数据水平分辨率30m,垂直分辨率±20m,且能免费获取,适于在该系统中使用.作者采用IDL和VC#2005编程工具设计并实现了针对此数据的处理软件,包括格式转换、镶嵌、重采样等功能.结果应用表明,通过该软件对原始数据处理后得到的二进制产品能够满足预报系统的需求.
随着拉萨市气象局气象台各种业务的开展,业务工作人员在实施各项业务时流程繁琐,业务量较大,在开发该平台之前还没有一个较完善的综合业务服务平台,给日常业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影响了气象服务质量.气象服务产品和信息发布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发拉萨气象服务信息管理及发布平台旨在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率及信息化水平,应用数据库、软件编程完成气象数据产品的自动获取及高效编辑各类气象信息,基于气象短
介绍一种基于双流信号和无线图传的天气雷达远程故障诊断与监控平台,可以利用移动的音视频采集装置对雷达故障的各种细节进行视频监测,雷达站和保障中心采用音视频采集装置和多点控制单元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故障雷达现场视频、语音以及计算机参数的一体化处理和传输,保障中心可获取雷达参数,音视频信息,并与雷达站业务人员进行交流,指导雷达站工作人员排除故障,实现雷达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雷达故障诊断和处理的准确性
辽宁省气象宽带网络系统升级是辽宁省气象部门开展的重点建设项目.按照辽宁省气象宽带网建设计划,更新了网络设备并建立了省级网络系统监视的统一管理平台.首先介绍辽宁省气象广域网络架构,分析改造后的组网结构和数据流,提出了网络割接思路,最后对全省气象宽带网络系统升级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辽宁省气象宽带网络系统升级改造建设的完成,进一步提高了辽宁省气象宽带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了气象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气象服务提出全方面、多层次、专业化以及精准、快捷的需求,对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气象业务支撑系统主要部分的气象广域网络,其发展直接影响着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通过分析气象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和气象业务传输的特点,从地面传输线路的选用及双线路热备份的实现等方面,指出气象广域网络的发展前景.通过分析目前主流传输线路优缺点,确定预选择传输方式,选择试点省份,建立不同的传输
针对各级政府加强基层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以及健全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需要,提出了一个北京气象信息员平台的设计方案. 它包括十四个下属区县级子站。针对每一个子站,进行模块化搭建处理,模块都包括页头模块、登陆模块、自动站模块、信息员上报信息模块、区县简介模块、特色气象服务模块、气象预报模块、新闻模块、页尾模块。该系统平台实现了对各区县信息员信息的有效管理,并可将本地区发生的气象灾情和气象信息及时上传过
针对省级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在四川投入准业务运行以来,疑误数据反馈率低于预期的状况,分析了省级自动站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的数据流程,针对流程设计中"省市县三级自动站疑误数据快速处理反馈系统"与业务人员之间的交互方式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案,加入了用户的主动查询环节,并建立了省级自动站疑误数据主动反馈&查询平台,最终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四川省的疑误数据反馈率,从而降低了自动站疑误数据对天
在自然界中,许多干扰信号的本质属于宽带杂波.这些宽带杂波与气象目标极其相似,很可能与气象目标重叠,使气象雷达无法正确估计气象目标参数.针对抑制气象雷达宽带杂波的迫切需求,这篇文章根据宽带杂波具有极窄的时宽特征提出了一种抑制气象雷达宽带杂渡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雷达回波数据的慢时间维进行恒虚警率处理,然后剔除被检测出来的脉冲峰值,最后将数据变换到距离-多普勒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自动气象站的工作原理和通信特点,吉林省现有国家级自动气象站55个,大多数分布在县级,由于县级专线通信系统运行不稳定,经常因为数据线路故障影响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将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软件数据通信接口和3G无线宽带网络相结合,利用3G技术实现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正常传输,保障气象资料连续性,提高天气预报、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