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保育猪疾病流行趋势及防治策略

来源 :第十届全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监控与净化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猪病的形式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为:老病未能完全控制,新病不断出现;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病原变异,血清型增多;细菌的耐药性增强;部分疫病呈非典型性流行;疫病的流行速度和在规模化养殖场之间传播速度加快。本文介绍了当前保育猪疾病流行动态,对当前疾病的病原学和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策略。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在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和管理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确定范围明确目标、制定方案安排部署及全面验收颁发证书等,并总结了笔者在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和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颁布实施后对推进草原监理及其草原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重新修订后,依法治草的步伐明显加快,草原保护、建设与管理向法制化方向迈进。为更好的解决草原监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突破新难点,实现新跨越,将草原监理工作推上新台阶,本文结合草原监理实际,就草原改革与发展谈几点浅见。
为了寻求改良退化、沙化草地的有效途径,自2001年以来,巴林左旗草原站紧紧依托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等项目,利用现有的草地建设基础和生产条件,因地适草,因草施策,在不同草地类型,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地理分布,先后采取人工种草、围栏封育、免耕补播、耕作改良等建设措施,开展了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取得了草地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初步技术成果。本文现将建设中采取的具体方法和内
东方山羊豆为多年生、直立型、根粟型、优质、高产的豆科牧草。全世界山羊豆属共有8个种,目前开发出具有较高饲用价值的仅有东方山羊豆一种,该植物野生分布于高加索山的森林草原。1987年由全饲料作物研究和爱沙尼亚农业研究所联合选育第一个东方山羊豆野生驯化牧草品种,已在前苏联6个加盟共和国的33个地区种植,同时被引进到加拿大和中欧一些国家,生长发育良好。我国无野生的东方山羊豆种质资源,科研小组在自治区科技厅
为了调查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将湖北省7个规模化种猪场作为研究对象,详细了解各场的免疫方案,并将猪群分为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母猪、哺乳仔猪(0-30日龄)、保育仔猪(31-60日龄)、生长猪(61日龄以上),按各猪群5[%].8[%]的比例采血,检测PR野毒gE抗体。结果表明,1447份血清中野毒gE抗体阳性率为8.98[%]。将不同猪群比较分析,保育仔猪至生长猪阶段的猪伪狂犬
日本乙型脑炎(JE)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动物和人共患的蚊媒病毒性疾病。大多数家畜家禽均易感,猪被认为是JE病毒最重要的自然增殖动物。本病是猪主要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导致怀孕母猪死胎和其他繁殖障碍,公猪感染后发生急性睾丸炎。因为猪在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传播、储存和增殖中的特殊作用,本文对乙型脑炎病毒在猪中致病作用、致病机理进行了阐述,以期对乙型脑炎的预防和控制起到帮助作用。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包括猪、牛、狗、水貂、狐狸、猫、兔、鼠等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介绍了伪狂犬疫苗种类和传统伪狂犬弱毒疫苗由来,浅谈了国内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分析了基因工程疫苗竞争优势原理和选择伪狂犬疫苗的方法。
本研究在安徽和赤壁两个不同猪场分离到两株H3N8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Chibi/01/2005(H3N8)和A/swine/Anhui/01/2006(H3N8)。2005年Science和2008年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上发表了关于马H3N8流感病毒传播到狗并在狗群造成爆发流行的报道。由于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含有α2-3和α2-6受体,猪被认为是禽和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名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或称革拉瑟氏病(Glǎssers Disease )。该病仅发生于猪,常见于5周龄到8周龄的保育猪,但从2周龄的哺乳仔猪到4月龄的育肥猪均可感染和发病。本文介绍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提出诊断和防治措施。
多年来,立足于自力更生并与引进吸收相结合,我国在猪病控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力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目前养殖环境条件下,生猪产业顺利健康发展有赖于疾病的有效控制。本文介绍了解析免疫抑制疾病发生的分子机理、研究混合感染发生的机制以及病原遗传变异与致病性的关系等解决生猪产业临床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