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声波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来源 :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sky260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聚焦超声波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外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聚焦超声波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30天后分别采用 Brunnstrom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方法、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ADL 能力进行评定。结论:聚焦超声波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外伤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数字工作记忆脑区的激活特点。方法:9 例闭合性左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经影像学和(或)电生理等相关辅助检查证实有脑部损害,且伴有明显记忆下降3-12个月,成人韦氏记忆测试结果记忆商≤50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时将正常对照组和脑外伤组分别进行组分析,每组的数据各自一起进行分析,参数图处理过程中采用t检验,获得平均激活图,并由软件自动得出相应脑区的激活范围(像素值)
目的:全面了解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科住院康复治疗的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以及预后结局情况,并与2005年以前的住院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11年9月住院康复治疗的重度TBI患者的发病年龄、职业、病因、病程、功能障碍、并发症等预后相关因素以及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GOS)。结论:TBI住院康复的主要对象为中青年男性,以交通事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指头部外伤后所发生的、以轴索损伤为主要改变的一种原发性、弥漫性颅脑实质损伤,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
脑损伤患者除运动功能以外,多出现感知觉障碍、认知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社会心理障碍等,另外,还会造成脑神经损伤。在脑损伤疾患中较为常见的知觉障碍包括在失认症中发病率较高的半侧视空间失认、疾病失认和Gerstman综合征。
目的:通过对脑外伤后免疫抑制期患儿感染前后细胞因子谱变化的分析,探讨细菌感染相关细胞因子谱(Bacterial infection related cytokine profile, BIRCP)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于判断感染病原体性质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微球阵列(CBA)技术和Th1/Th2细胞因子试剂盒II ,对480例次(共230例)有发热等感染征象并处于脑外伤后免疫抑制期儿童病例的血清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的脑损伤患者在拔除气管套管后一月内再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153例脑损伤患者在气管套管拔除后一月内有27例再发肺部感染,选择11项可能与拔管后再发肺部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吸烟指数、拔管时意识状态、年龄、带管天数、有无咳嗽咳痰、拔管前1周内的血红蛋白值、白蛋白值、白细胞及中性比、肺部影像学结果、拔管前2 周内细菌培养结果、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明确肺部感染的危险因
目的:采用PET-CT先进技术,观察手阳明经两个单穴电针刺激前、后脑代谢的变化情况,得出刺激合谷、曲池两穴各自引起脑代谢在脑皮层Brodmann相应区域增强和减弱的变化,并得知两穴的脑代谢反应区的具体情况。方法:实验选取6名健康右利手受试者(男3名,女3名),电针右侧合谷穴。两周后再电针这6名健康右利手受试者右侧曲池穴,重复前面的实验方法。实验时注射示踪剂 18F-FDG(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
目的:研究评价基于QQ实时网络平台实景教学的康复治疗学教学效果。方法:将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67名学生,随机分为课堂教学组34人和QQ网络平台实景教学组33人,分别采用普通课堂教学法和QQ实时网络平台实景教学法。2学时教学后采用教育环境测量DREEM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论:基于QQ实时网络平台实景教学在康复治疗学教学中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改善教育环境,是一种新型、有效、便捷、低成本的教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在脑外伤伴肌痉挛患者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脑外伤伴肌痉挛患者,经实时超声引导行神经阻滞,对肘屈肌痉挛,膝屈肌痉挛,踝部的跖屈痉挛相应的肌皮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进行超声显示及定位,并在相应神经干周围注入无水乙醇进行神经阻滞。结论:实时超声引导能准确定位神经并在神经周围注入药物,超声实时引导技术与无水乙醇神经阻滞术相结合,能较有
目的:本文研究在脑深部电刺激中,刺激脉冲的电场分布的主要规律和影响电场分布的重要因素,来研究脑深部刺激术的作用机制,验证自主研制的脑电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重点分析准静态物理场下,均匀介质中脑电极的结构和刺激参数的设置对电场分布影响,和电极植入后因炎症反应造成的电极附近组织结构的变化,形成的电极-脑界面对电场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