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旋奥硝唑原料药中右旋异构体杂质

来源 :2006年全国创新药物及新品种研究、开发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we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奥硝唑对映体,并对左旋奥硝唑原料药进行其右旋异构体的检查. 方法:使用Daicel Ctlkalcel OB-H手性固定相色谱柱,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甲醇(95:1:4),进样体积5μL,柱温3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11nm,并考察了流动相的组成、流速等色谱条件对分离的影响. 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奥硝唑对映体的分离度大于1.86,原料药中未检出右旋体杂质。 结论:本方法可以实现奥硝唑的手性分离,并能应用于左旋奥硝唑原料药中的右旋体杂质的控制.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确定TLR4基因5远端髓系细胞特异性的转录调控区域.方法采用分子克隆结合报告基因分析的方法,构建TLR4基因5旁侧-2413~+66序列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的重组质粒及其缺失质粒,通过DEAE-Dextran介导的转染技术导入人K562细胞,检测各报告基因质粒荧光素酶活性.结果TLR4基因5旁侧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337~-683bp区域在K562细胞中,能够增强报告基因转录活
目的:观察脑出血(ICH)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现象,了解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神经元凋亡及相关调节机制,为临床治疗脑出血继发性损伤寻找新的方法.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神经元;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P5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率及Bcl-2、Bax、P53、Caspase-
目的查找急救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降低急救死亡率和伤残率,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急救网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照2002-2004年全市72个急救网络医院院前、急诊科和急诊入院急救的10020例死亡病历,填写调查表,用Profox6.0建立数据库,用SPSS11.0统计分析.结果三个年度急诊科就诊患者死亡率分别为2.62/万、2.57/万和2.33/万;院前出诊患者死亡率2.37%、2.05%和2.35%;
目的探讨心脏创伤救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心脏创伤患者,均行急诊开胸手术,修复心脏损伤.结果全组15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死亡率为13.3%.结论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行急诊开胸手术修复心脏破口,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在处理心脏伤的同时要注意其他合并伤的诊断和处理.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5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8例DAI的致伤原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进行分析.结果48例保守治疗,生活自理2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0例.手术治疗组10例,生活自理7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DAI是重型颅脑外伤,其死亡率、致残率均很高.其临床
嗜铬细胞瘤是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外嗜铬组织的肿瘤,是内分泌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原来认为是罕见病,国外也曾报告50%的病例是在尸检中发现的,但近年来随着对此病认识的提高及检查手段的进步,国内、外在嗜铬细胞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均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并诊治了较大量的病人.2006年4月美国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发表T嗜铬细胞瘤的诊治常
为研究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植物内生真菌HCCB01546发酵产物中的活性成分,采用抗肿瘤体外细胞毒筛选模型进行活性检测,经溶剂萃取、硅胶柱、ODS柱层析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得到活性物质HCCB01546-C及HCCB01546-D,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确定为分别为epoxycytochalasin H及cytochalasin N.并对两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发现HCCB01546-
异位ACTH综合征(Ectopic ACTH Syndrome,EAS)是库欣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垂体以外的肿瘤组织分泌过量有生物活性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产生过量皮质类固醇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本文主要就异位ACTH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背景与目的:探讨二倍半萜类化合物蛇孢菌素(Ophiobolin)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材科与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表蛇孢菌素K(6-epi-ophiobolin K)、蛇孢菌素 K(ophiobolin K)、蛇孢菌素G (ophiobolin G 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5、HCT-116,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肺癌细胞A549和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细胞毒性并
本文通过鼠沙门氏伤寒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及微核试验四大致突变生物学试验对抗肿瘤药物力达霉素(LDM)进行遗传毒性研究和评价,从而判断这种新药是否有致突变性,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试验表明,抗肿瘤药物力达霉素在四个试验中结果均为阳性,因此可判断力达霉素具有诱变活性,今后可对其毒性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