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银屑病易感位点的检测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中国人群银屑病的易感位点.选取19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采用由荧光标记PCR、MEGABACE测序仪和与之配套的Genetic Profiler分析软件建立的荧光标记的自动基因分型体系对38个银屑病家系进行基因扫描,并用参数和非参数方法进行连锁分析.在参数连锁分析中,D6S1610的最大两点LOD值为1.18(θ=0.2),D17S944的最大两点LOD值为1.60(θ=0.1);在非参数单点和多点连锁分析中,D6S1610、D17S944和D17S785的NPL值均大于1.6,相应P值也小于0.05.位点D6S1610、D17S944和D17S785可能与中国人群银屑病相连锁.
其他文献
将信息学和现代通信技术运用在中国皮肤性病科学的医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即为中国皮肤性病信息学,当前,主要涉及文献信息、学术信息、科研信息、医疗信息、医学教育信息、专科人才信息、学术团体与专科机构信息和药品器械信息等.
本实验在调查中国地区淋病奈瑟氏菌(NG)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状况的基础上,探讨高水平耐药的基因突变株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作用.
本文研究构建了HSV-1gD核酸疫苗,观察到其诱导小鼠产生了免疫应答,为今后HSV疫苗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和多价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白癜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色素脱失症,已有研究提示TRP-2与白癜风的病理机制有关,克隆并翻译了TRP-2的cDNA序列,为进一步探索酪氨酸酶与TRP-2的交叉抗原表位及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打下了基础.
本文为进一步研究调Q激光对活性增加的表皮黑素细胞以及对内源性表皮色素增加的作用,探讨调Q激光治疗表皮色素增加性疾病的机理和副反应.
对6例男性型秃发1例疤痕性脱发患者运用科维创植发机进行自体微小发片移植术.本组7例中,其中6例为男性型脱发,1例为疤痕性脱发,6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14~42岁.平均29岁.6例为男性型脱发按Norwood分类,Ⅲ期4例,Ⅳ期2例.手术植入微小发片数目最多1000株,最少200株,移植500株平均约需3h.术后随访2~7个月,外观较术前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受区无瘢痕.供区瘢痕不明显.
雷公藤具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酮,雷公藤多甙等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趋化,免疫抑制或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在临床上,雷公藤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包括对银屑病的治疗中,取得了相当肯定的疗效.本课题对雷公藤中提取的两种新的单体TRY-16和TZ-93对成纤维细胞和角朊细胞的免疫特性及增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对进一步阐述雷公藤治疗银屑病的机理,
先天性厚甲症为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本文报道一先天性原甲症Ⅱ型家系,并对其基因突变进行分析研究
银屑病病因复杂、顽固难治.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积累了很多有效的验方和辨证施治方剂,我们先前通过拆方分析和动物实验筛试,得到紫草、大青叶等20味中药,本实验将这20味中药按中医理法组成6种不同方剂,进行动物实验,观察不同方剂组成与实验药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银屑病细胞增殖、凋亡的机理,选择有效的中药进行治疗.方法:采用细胞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培养细胞中Fas、Bcl-2的表达.检测了8种中药对培养细胞Fas凋亡表达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了电镜原位杂交的方法.结果: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Fas表达增高,为53.20±17.52;Bcl-2表达减少,为9.02±4.23.银屑病患者白细胞刺激的角质形成细胞中Fas表达增高,为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