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变流器九点控制器设计

来源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分析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变流器运行特性基础上,设计了该变流器的九点控制器.以8kW双馈风力发电机为对象,Matlab为仿真工具,研究了在超同步转速、同步转速、低同步转速、大扰动等不同条件下该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在相同约束条件下,与传统PI控制做了对比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九点控制器各项性能指标优于传统的PI控制器.
其他文献
针对永磁电机无位置估算算法复杂,鲁棒性差,普通逆变器难以实现输入单位功率因数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的TSMC-PMSM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TSMC整流级和逆变级分别采用无零矢量调制和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策略,解决了输入单位功率因数的问题.PMSM采用一种滑模观测器的无速度控制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永磁同步电机定子侧电流和端电压,利用滑模面开关函数,估算反电势分量,获得转子位置信息,从而获得
离网型光伏逆变器一般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结构,其电流内环可采用电感电流反馈控制或电容电流反馈控制.电感电流内环具有抑制小信号扰动和过流保护的作用;电容电流内环具有带负载能力强,稳定性更好的优点.但对于高性能要求的特殊场合,双闭环系统受到限制.本文提出一种电压与双电流三闭环控制方法,构建了电压外环,电容电流中间环,电感电流内环的系统结构,并通过系统分析和仿真来验证三环系统的优越性.
单级集成PFC电路以其低成本、高功率因数的特点,在中小功率的LED驱动电源中广有应用.考虑到芯片结温对LED输出光通量的影响,恒功率(CP)控制比恒流(CC)控制更能实现对LED输出光通量的精确控制.本文以单级集成Buck-Flyback电路作为主电路,采用工作在TM模式的L6562控制芯片实现网侧功率因数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乘法器的恒功率控制策略,最后设计了一台输入AC175V~265V,输出0
本文针对非对称型自耦变压器,建立了自耦变压器绕组抽头位置参数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输出电压要求下非对称型12脉波整流电路自耦变压器绕组的不同设计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电压变换比对变压器容量的影响,计算分析得到了变压器容量最小的连接方式,给非对称型多脉波整流变压器设计提供一种设计准则,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VPWM及PI控制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案,依据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检测获得APF的参考电流,并将该参考电流通过流压转换化作相应的参考电压,通过控制电压源逆变器的输出,使之产生相应的补偿电流.该控制策略原理简单,能有效改善有源滤波器的补偿效果,同时还具备易于投入实际应用的优点.
对一种结构紧凑的典型EMI滤波器(L-C-L结构)插入损耗开展研究,建立准确的元器件等效模型,分析滤波器插入损耗的性能,讨论近磁场耦合对滤波器插入损耗的影响,结合有限元仿真工具分析多种元件布局方案的耦合参数,获得最大插入损耗的元件布局.
对一种倍流整流变换器集成磁件进行改进设计,提出将副边两绕组匝比配置为2∶1,改善磁芯内部磁势分布,将储能气隙减少为一个,实现磁件装配的固有稳定.同时,由于绕组纹波电流减小,气隙扩散磁通下降,输出绕组布局优化,带来功率变换器效率提升3.57%.
本文主要介绍高频高磁导率材料TSR15的研制过程,通过对主配方、掺杂、砂磨、预烧、烧结等工艺的优化,其200kHz起始磁导率μi接近12000,高频特性优势显著.
运用磁路基本定律和电磁转换关系,提出一种适合于磁集成开关变换器的时域分析方法.该方法从集成磁件磁路层次分析功率变换器的稳态特性,包含交流磁通分析、直流磁通分析和开关换流分析三部分,可得出功率变换器集成磁件各磁路磁通以及绕组电流的完整时域波形.论文结合磁集成正激变换器做详细分析,说明了该方法在直观体现集成磁件电磁特性方面的优越性.
分析研究了推挽正激式直流变换器型高频环节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路拓扑、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输入电压外环和输出电流内环的双环PWM控制策略和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其拓扑是由光伏阵列、推挽正激式直流变换器和极性反转逆变桥级联构成.lkVA48VDC/220V50Hz推挽正激式直流变换器高频环节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此逆变器具有高频电气隔离、准单级功率变换、最大功率点跟踪准确、极性反转逆变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