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镜周围型和中央型技术治疗髋关节疾病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y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关节镜周围型技术转换中央型技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方法。方法 男性43例,女性23例。年龄17岁~63岁,平均35岁。 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32例,不明原因的滑膜炎9例,股臼撞击症8例,骨性关节炎6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3例,化脓感染3例,关节盂内游离体2例。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重庆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建立符合重庆市医疗卫生实际的技术推广优化模式,为进一步开展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方法 对重庆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遴选方式、实施流程、组织保障机制进行回顾,并对2015-2018 年开展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绩效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 探讨小组合作分阶段模式展开读书报告对提升临床护士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介入科22 位临床护士分为4 个小组,按能级、科研能力设立组长,并按自愿原则双向选择3-4 名组员。分阶段组长教会组员检索方法,结合临床问题找出检索词,检索并筛选高质量文献,导读,讨论,总结,制作PPT,每月2 次科室汇报,点评。
目的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心理护理非常关键,这对促进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指导教育,对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离世后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 目的:为了规范药物I 期临床试验药物管理,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试验药物管理质量,确保药物I 期临床试验顺利开展。方法 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对药物临床试验中药物管理的相关法规及要求,结合我院建设药物I 期临床试验药房相关经验,以及开展I 期临床试验过程中药物接收、保存、发放、回收、销毁的经验总结,梳理实际工作中药物管理的常见问题,优化工作流程,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完善的药物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治疗90 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 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采用骨水泥填压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所致腰背疼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皮穿刺骨水泥填压法椎体成形术治疗20例26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所致老年腰背疼痛,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节段从T8-L5,受伤时间从两年到一周不等,全部有明显的腰背部疼痛,年龄51-82岁,平均68岁,男13例,女7例。
目的 在建立带缝匠肌的髂骨骨骺瓣修复髋臼软骨发育不良治疗DDH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观察骨瓣软骨与髋臼软骨作用的病理变化,同时探究BMP-2在软骨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对缝匠肌髂骨骨骺瓣修复髋臼软骨发育 不良的手术机理进行初步探索。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快速康复(ERAS)理念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经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及其他治疗处理措施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目的:中草药提取物被广泛用于癌症的治疗,氯化两面针碱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碱,最近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氯化两面针碱诱导人骨肉瘤细胞产生凋亡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氯化两面针碱作用于人骨肉瘤MG-63和HOS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其增殖抑制作用;裸鼠皮下成瘤后,注射氯化两面针碱,观察两组裸鼠皮下肿瘤的大小及重量。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跟距骨桥切除术和传统切开跟距骨桥切除术的早期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采用切开及关节镜下单纯跟距骨桥切除术治疗疼痛性跟距骨桥患者26例,其中切开手术组11例,关节镜下手术组15例,分别于手术前后进行美国足踝外科(AOFOS)后足评分、VAS疼痛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