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地区中-晚奥陶世喇叭角石科(头足纲)关键属种的古生物学研究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ING0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晚奥陶世是鹦鹉螺演化历史上的一个多样性爆发时期,其中喇叭角石科鹦鹉螺是该时期全球广布的重要类群。本文对产自湘鄂地区多个中-上奥陶统剖面的500 余块喇叭角石科鹦鹉螺化石,进行了古生物学研究,特别对产自其中6 个奥陶系地层剖面的151 块标本进行了详细测量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分类学和个体发育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软舌螺动物是最早具矿化骨骼的早期后生动物的重要代表之一,为缓慢运动的海洋底栖动物,地理分布广,始现于寒武纪初期,绝灭于二叠纪末期,是古生代地层中的常见化石,在寒武纪早期
  杷榔动物群是贵州省境内2004年发现的继凯里生物群后又一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由7个类群的36属动物化石组成,包括了包括软驱体动物化石蠕形动物,软体动物的软舌螺,腕足动物,腔
  沉积物铁化合物分析是揭示埋藏环境氧化还原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前寒武纪—寒武纪之交沉积岩的铁化合物分析著述颇丰。中德研究团队对中国南方寒武纪早期特异埋藏化石库形
  环节动物作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过程中的一大类群,在全球寒武纪多个化石库中均有报道,然而,在我国却一直未见踪影.本文报道了一种发现于我国云南东部关山生物群的保存精美的
  出露于贵州省瓮安县石灰岩和钙质页岩互层的明心寺组,其底部偶见薄层的页岩,产出了大量保存完整的朵丁朵丁虫。新发现的朵丁朵丁虫不像之前所描述的成虫期个体具八枚胸节,而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出露有典型的中奥陶统珊瑚礁。野外观察发现,礁体呈丘状形态,有礁核、礁翼、礁顶的相带分异。礁核的岩石主要为块状横板珊瑚骨架岩,具有缠结结构。室内研究
  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地层在华南分布广泛。在重庆秀山地区,其地层序列自下而上分别为龙马溪组、小河坝组、溶溪组、秀山组和迴星哨组。其中,龙马溪组下部为黑色笔石页岩,中、上
  中越边境云南绿春县小米角附近出露了一套厚度约4066 m 的黑色粉砂质泥质板岩。由于缺少相应化石证据,对于其地层时代至今仍有争议。经过对这段地层的系统孢粉学分析,笔者
  宜昌地区是我国早古生代地层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在中、晚奥陶世之交,扬子区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研究表明,扬子台地在该时期记录了一次显著的海侵事件,在地层序列
  华南奥陶系连续发育、出露完全、化石门类丰富,岩相、生物相分异明显且在时空两方面均有体现,故使得华南成为研究奥陶纪生物和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区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