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部分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菌血清抗体回顾性检测与示范场净化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a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间接ELISA、竞争ELISA对2009~2011年采自黑龙江省16个奶牛场的4830份血清样本进行回顾性检测,并对此期间的2个布病净化示范场样本进行验证性检测,以期了解2009~2011年间黑龙江省布鲁氏菌血清学状况,并对布病净化示范场的净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9~2011年间黑龙江省部分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菌血清抗体阳性率较低;2个布病净化示范牛场连续三年始终保持在布病净化水平;采用“检疫+扑杀”的净化流程后,2个规模化奶牛场达到净化水平,说明其布病净化程序具有实践意义,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先前研究表明金川牦牛在肋骨数上出现变异,为明确14肋与15肋金川牦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差异,本试验选择初产和经产的不同肋骨数金川牦牛各6头,统计其6-9月的日产奶量,同时进行乳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5肋牦牛(初产和经产)产奶量均高于14肋牦牛;15肋牦牛经产个体在6-8月产奶量高于初产个体;除9月份以外,15肋牦牛6-8月乳脂率极显著地(p<0.01)高于14肋牦牛;15肋牦牛6月份乳糖含量、非
药物浸泡奶牛乳头是一种防治乳房炎简单易行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对成膜性奶牛乳头药浴剂的牧场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将试验牛乳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使用成膜性药浴液和常规碘伏药浴液,通过测定药浴剂使用前后的体细胞数变化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等指标来评价新型药浴剂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的乳区发病率由药浴前的41.6%下降到17.3%,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成膜性药浴剂乳头保护效果高效持久,并能
本研究对北京地区21个牛场2010—2013年的头胎荷斯坦牛真胃变位发病记录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研究真胃变位发病的影响因素.将场次、首次产犊月龄,发病季节、发病年份作为固定效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首次产犊月龄外,场次、发病季节、发病年份均对真胃变位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分娩后30天是真胃变位的高发期;季节效应中,1至4月的发病风险最高(OR=1.537).
规模化奶牛场粪污管理已成为困扰奶牛养殖行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四方高科公司为例,对规模化奶牛场的粪污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并对现有粪污处理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初步评估了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此外,对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提出了奶牛场粪污固液分离与处理的量化与透明化,粪便用作垫料的生物安全评价,结合环保和经济性等角度,可以考虑结合新型的资源化技术(如微藻技术等)或处理工艺探索生产高附加值的
随着河南奶业的快速发展,乳房炎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影响奶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奶产量和乳品质,更好的预防乳房炎的发生,对河南省规模养殖场、个体养殖户和养殖小区三种养殖模式分别进行了乳房炎的流行性病学调查及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豫西、豫北、豫南和郑州地区中,豫北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引起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也有少量的芽孢杆菌.
旨在分析新疆地区不同年龄的荷斯坦牛体尺体重变化规律,了解荷斯坦牛不同年龄各体尺体重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其生产性能.本研究对新疆地区不同规模7个奶牛场实际测得的2012~2013年2972条不同年龄的荷斯坦牛体尺体重记录资料进行整理,运用SAS8.1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体尺、体重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综合分析认为,4岁以前荷斯坦牛生长发育迅速,是牛生长发育最重要的
为验证经原核表达方式获得的重组蛋白rCFP-10是否具有迟发型变态反应性和作为牛结核新型皮试诊断抗原的潜力,以牛型分支杆菌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CFP-10基因,连入pET32a(+)载体,获得了重组质粒pET32a-CFP-10,重组质粒转入宿主菌E coli Rosetta,经IPTG诱导后,重组蛋白rCFP-10以可溶形式表达并被纯化,将rCFP-10在致敏豚鼠皮内作迟发型变态反应(D
为了分析牛干扰素Omega24(BoIFN-ω24)基因的功能及特性,本研究从牛肝基因组中克隆了该基因,随后构建了编码BoIFN-ω24成熟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BoIFN-ω24,将重组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感受态细胞,重组蛋白BoIFN-ω24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蛋白复性后经细胞病变抑制试验证实BoIFN-ω24在MDBK,PK-15和BT三种细胞上,均具有抗VSV
免疫球结合蛋白(Ig-binding proteins,IGBP)是一类表达于细菌表面的能与宿主免疫球蛋白特定部位结合的蛋白,能调节宿主对细菌的免疫反应,是细菌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其中研究最多的是SPA和SPG,这两种IGBP分子的胞外部分均含由若干重复的序列高度同源的Ig结合结构域。本研究对这两种免疫球蛋白结合结构域进行串联重组,获得具有更加全面的哺乳动物免疫球蛋白结合活性的重组IGBP分子,并评
黑龙江省冬季寒冷,牛舍内的温度较低,湿度较高,在冬季生产后的犊牛面临着环境对它生长发育的影响,由于犊牛期自身免疫机制不健全,因此会使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由于在肉牛养殖上,多数养殖场管理粗放,其次是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成品犊牛岛价格较贵,养殖户和场较少使用犊牛岛,为了提高犊牛冬季成活率,通过利用牛场现有材料资源自制简易犊牛岛,一是可降低成本,二是为冬季犊牛的培育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犊牛岛内前3天由于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