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垦天然橡胶生产和发展情况

来源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天然橡胶协会,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k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橡胶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宜林地资源调查、引种试种、规模种植经营、大力推广良种、全面推广抗旱高产植胶综合技术、改革割胶制度、巩固提高植胶效益等发展历程,如今发展成为云南省四大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本文介绍了云南农垦天然橡胶生产和发展情况。
其他文献
优质农地资源应当在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实行严格的保护。本文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从现实粮食产量、自然质量及潜力、利用状况对我国东北地区农用地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东北区域农用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和自然质量差异显著,根据这种差异,尝试从农地保护角度对东北区域主体功能区进行划分,划分结果表明农地限制开发区集中在松辽平原、沿海平原以及三江平原,重点开发区则较为分散,其余区域为优
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26个镇(街道)为评价单元,从农用地的产出、效率、产投比3个方面建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2005年江津区及各镇(街道)农用地经济效益评价值。结果表明:江津区农用地利用经济效益水平不高,各镇(街道)间农用地经济效益差异显著。分别依据各镇(街道)农用地产出评价值、效率评价值、产投比评价值和经济效益评价值划分出Ⅰ、Ⅱ、Ⅲ、Ⅳ级四个等级层次
随着烟台市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用地占用耕地的现象日益严重,按此趋势发展烟台市2015年耕地供需状况将如何?本文主要围绕这个中心问题,依据人口发展规模,结合回归趋势预测法,对烟台市2015年耕地供需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是需求量为3.82829×105hm2,而如果按目前耕地减少速度发展下去届时烟台市总供给量仅为3.53 x 105hm2,供需平衡将失调,针对这种现象作者提出各种
本文利用昆山市1985~2006年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分析了昆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并利用STIRPAT模型对不同阶段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社会驱动因子进行了对数回归模拟。结果表明:(1)昆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85~2006年是总体减少的趋势,在1985~1991年,减少速度比较慢,幅度平稳;而1992~2006年,减少速度较快,波动幅度较大。(2)总人口的增加和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是昆
本文应用生态学原理,探讨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生态标准,并将其作为衡量生态合理与否的指标。通过建立森林生态功能绿当量模型,并充分挖掘其他具有绿当量用地(主要是耕地、园地与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引入森林与耕地、园地、草地之间基于“绿量相当”的面积换算关系,定量测算出湖北省的区域生态绿当量,并将该值与以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化标准进行比较,从而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以实现区域土地利
本文运用遥感数据,定量分析了1979~2007年南通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态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南通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9年以来,南通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态势是耕地不断减少,而建设用地急剧增加,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是南通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体和核心。同时,南通市土地利用程度和综合动态度都剧烈增长,特别是2002~2007年间增速大大提高。交通是影响土地利用变
土地利用空间管制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土地资源配置调节方式,但其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对不同类型土地的空间管制规划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探讨了生态用地空间管制规划的技术与方法,分析了生态用地空间管制规划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构建了生态用地空间分区的指标体系,给出了进行生态用地分区的技术与方法,对东莞市的生态用地的分区进行了尝试,并东莞市生态用地空间管制基本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本文就广东农垦天然橡胶生产概况及发展设想进行了介绍。文章围绕广东垦区国内橡胶产业发展现状、海外天然橡胶基地项目的规划目标及进展以及进一步加快海外天然橡胶基地建设的设想这几部分展开。
合成橡胶(SR)的生产供应相对比较稳定,不受天气影响,其综合性能与天然橡胶(NR)虽有差异,但通过并用或选用特定的SR品种牌号,用在特定的部位(件)可获得较NR更为优越的制品性能。本文分析了中国合成橡胶2007年市场供应关系,预测了合成橡胶工业在2008年的市场供应情况。
本文就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创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这个话题进行了论述。文章围绕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海南农垦与国际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差距以及海南农垦的优势等内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