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振幅震荡剪切(LAOS)的沥青非线性力学行为研究

来源 :第3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沥青结合料是一种典型的热敏性材料,准确认识和科学评价沥青的流变性能对提升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意义显著。本文借助先进的流变测试平台和非线性流变学方法(傅里叶流变学和Lissajous曲线),研究了LAOS测试条件(温度、频率)和沥青性质(来源产地、老化状态)对其非线性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4℃条件下沥青的三阶相对谐波强度比I3/I1远大于36℃和48℃,该指标随着测试温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对比不同温度和不同频率下沥青的I3/I1和Lissajous曲线发现,沥青材料的非线性程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大,并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对比两种针入度分级相同、来源产地不同的基质沥青,发现其I3/I1和Lissajous曲线均未见明显差异,说明沥青的来源产地不会明显影响其非线性流变行为;对比未老化、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沥青的I3/I1和Lissajous曲线,发现随着老化程度的增加,I3/I1指标明显增大,且Lissajous曲线出现显著扭曲,表明老化会显著增强沥青的非线性程度。
其他文献
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是影响河流氮输出的重要因素,研究两者的响应关系对制定氮污染的削减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NANI核算模型,评估了海河流域人为氮输入强度,并采用实测数据估算了同期的河流氮输出,最终得到干旱缺水区河流氮输出对NANI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海河流域2008—2012年均NANI输入强度为13258 kg·km-2·a~1,化肥施用、食品与饲料输入、大气沉降和农作物固氮分别占76
自从我国成功申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后,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教育部开始制定了"冰雪运动进校园"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文件,大力促进冰雪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展与普及,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水平的提升。尽管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校园冰雪运动方面,作出了较多的努力,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学校冰雪运动理论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冰
1日龄AA肉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和Ⅳ组为试验组,按常规方法育雏,20日龄时饲养于温度27~35℃、相对湿度83%~90%的热应激环境中,各组鸡饲料中分别添加0,100,200和300mg/kg维生素E,于30和50日龄翅静脉采血,检测其免疫及内分泌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热应激肉用鸡的生产性能、细胞免疫功能、血清IgG浓度及新城疫血细胞凝集抑制抗体效价,同
为培养出新时代创新人才,构建的“三融合、二反思、四进阶”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科技创新能力。依据有机化学特点,创设科学发现情境,通过核心知识点网融合(挑战度)、理论实践交叉融合(高阶性)和化学思政融合(课程思政)“三融合”策略,不断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反思、学生反思的“二反思”过程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效果;最终使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通过“四进阶”教学策略逐步提升科创能力(创新性)
【课前慎思】《雷雨》是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课文不长,结构清晰,文辞优美,具有比较强的画面感。学生经过想象,可以感知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二年级学生仍倾向于形象思维,喜欢直观的、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因此,教学时我尽量通过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甜味;用真心来"倾听"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学生适切的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与尊重,感受到糖果老师带给
期刊
信息时代呈现出显著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特征,为企业会计实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应将财务管理有效融入各项业务流程中,促进管理会计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对管理会计的良好落实。本文浅析了基于业财融合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探究了基于业财融合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信
学生学业倦怠逐渐成为教育现场的普遍现象,许多研究数据表明,掌握性目标的形成对当代中学生学习动机偏离、学习兴趣匮乏,学生角色错位等原因造成的学业倦怠现象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立足中学生学业倦怠的背景,将成就目标理论引用到其中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试图使学生形成掌握性目标,激发深层次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形成长久持续的学习动力。
课堂实录一、变序学习,梳理读法1.聚焦注释,提取信息师:(课前板书课题:红楼春趣)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生:(齐读)《红楼春趣》。师:打开课文,找到下面的注释。(稍顿)看清楚第一行注释的请举手!(生举手示意)师:对这篇课文,教材的编者专门加了这样一个注释——(出示)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编者所加。师:谁来读一读?(指名朗读)师:读得很清楚。孩子们,这个注释很简单,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