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探讨

来源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95869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药大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育问题,各个院校都十分重视,其面临的问题也较为复杂,但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全方位的教育已成共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与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提高中医药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加强中医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其他文献
中医学是运用中医理论防病治病,探讨疾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以及采取中医中药对患病的人进行预防治疗的一门学科.整体观念是中医学中的灵魂,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并称为“中医学的精髓”,把握好整体观是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关键.建立良好的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任务,而把握整体观念则是本科教学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关键.从本科开始就要牢固建立“整体思维”,这样才能在以后的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取得良好的疗
目的:探索建立科学、与贡献度相匹配的可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师绩效考核体系,规范教学行为,激励教师的带教积极性,提高培训质量.方法:制度先行,遵循国家和省市住培制度和基地评估指标体系有关原则,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一系列的实施策略和细则.结果: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我基地的教学质量呈现上升趋势,积分制考核让教师绩效津贴发放有据可依,教师和基地管理部门同事发现带教不足并积极调整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附属医院所面临的问题、矛盾日益趋多,现有的床边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和需求.本文旨在分析目前床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教学、学习、管理、督导和评价五个方面阐明具体的要求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督、管、评”五位一体床边教学模式的设想,从而使床边教学真正收到实效,以提高床边教学质量,为构建床边教学管理模式提供路径
中医临床研究生要获得职业能力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医学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医学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培养中医临床研究生的医学人文精神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在社会实践体系构建的整体性、针对性、实效性原则的指导下探讨社会实践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并研究其作为本学院人文教育平台重要部分在促进中医临床研究生职业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目的:为提高中医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本院教育处进行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初步探索,促进中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1级中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采用多站式技能考评方法,分别考核培训前后临床技能水平,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评估学生临床技能掌握情况.结果:经多站式考核评估,本科毕业生临床技能水平普遍偏低,经培训后临床技能水平取得较大提高.结论:中医
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精神,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一线中医人才为目标.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加大对针灸按摩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加快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提出了进一步建设发展规划.
目的:观察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并轨制教学模式在八年制中医专业外科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校2010级八年制中医专业学生,应用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并轨制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与2008级、2009级八年制中医专业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2010级八年制中医专业学生的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成绩更高(P<0.05).结论:中医外科学和西医外科学并轨制教学模式有助于八年制中医专业学生对外科学的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实施了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分流淘汰机制的相关中医药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导师、辅导员以及长学制毕业生和在校生进行了调查,从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评价以往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分流淘汰的标准,并对今后的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包括九年制和“5+3”一体化专业)的分流淘汰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随着医学事业的高速发展,实验室检查无论对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专业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本课程建设给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实践教学方法及内容进行了改革.通过在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增设实验诊断的教学内容,对实验诊断的基础理论、拓展项目、临床应用三方面内容进行教学.形式上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及PBL的教学的模式,以锻炼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引导实习生合理应用现有的实验室检测项目辅助
目前大多数中医教学医院即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任务.在承担两个不同层次教学任务的同时,绝大多数带教教师受自身带教人数的限制,可能出现带教内容及要求混淆;不同层次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不一、自身要求标准不一致出现培训效果偏差.针对中医教学医院、带教教师对本科生及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内容、培训细则认识、理解程度未达一致,本科生及规培医师对自身培训内容理解程度不一等一系列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