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银行职员眼中的银保合作

来源 :中国保险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fh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保合作是近年来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旨在从自己的实际经验与感受出发,并结合自己有限的理论知识,从银行最近几年的改革与变化开始,对银保合作形成的内在机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案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气候变化,巨灾损失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的趋势。南方雪灾、汶川地震暴露了我国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薄弱。传统风险分散方式的不足使资本市场、政府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地位提升。本文克服了已有文献只定性讨论政府作用的缺陷,从需求角度构建了政府、再保险与巨灾风险债券的组合模型,结论表明:政府与再保险、巨灾风险债券都存在替代效应,这解释了当前各国政府在分散巨灾风险中参与程度不同的现象;政府的参与,还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对ECA的竞争、合作与合并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通过实证案例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表明,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地区的信用保险市场都较为狭小,难以容纳众多的ECA,而众多ECA的激烈竞争,还可能会给ECA风险评估体系带来冲击,导致风险暴露额的急剧扩大,影响ECA带来偿付能力。中国信用保险市场难以象寿险和财产险市场一样容纳大量竞争者。
养老基金是为保障劳动者年老失去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需要,通过向劳动者所在的单位和个人征集保险费和政府拨款而建立起来的法定的专款专用的资金。养老基金如何实现保增值是目前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与发展,社会的安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系统诠述国内外养老基金投资的相关文献,由此为发端。对养老基金投资运作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监管的定位和定性、政府的角色和责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迅猛,保险主体日益增多,但人才供需比例仅为1:4,有相当从业资历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尤其稀缺。保险业人才匮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保险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以安徽省保险人才教育现状分析为例,对新形势下我国保险人才教育的总体思路、政策导向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目前,造成西部落后地区保险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未能积极有效干预保险产业发展,甚至干预缺位。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保险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但保险存在公共品、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性等特性,由于微观主体的有界理性会造成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有效干预保险和配置保险资源。然而中央政府干预与地方政府干预目标和干预手段等都是不同的。本文从产业经济学、政府干预经济等理论视角出发,并以云南为例
发展农业保险,稳定农业经济,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是商业保险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是贯彻吴定富主席把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保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指示的重要举措。2007年江苏成为全国六个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省份之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先后开办了生猪、鸡、奶牛、秋蚕蚕种、内塘养殖、农机具等涉农保险,以点带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对目前江苏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概况作了分析、探讨。并提出改进、完善
本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保险模式进行了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纵贯三次产业的全部内容,包含众多产业链条,保险链条也应该做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有效的完善和补充。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破坏容易究责难,极易产生“污染企业获利、损害大家埋单”的公地悲剧。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一种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的市场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环境污染保险合同双方就风险概率与费率高低关系的博弈机制,得出高风险者驱逐低风险者的结论,结果导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不可持续,从而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本文对环境污染风险及其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探讨。在各类风险管理工具中,政府及其决策者应认识到商业保险机制在对付环境污染风险方面有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潜力。环境责任保险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受害人的权益。在这个过程中,商业保险机制不仅可以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同时因为可以抑制企业制造污染而具有“代理监管”职能。基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可以实行间接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模式。环境责任保险是主
本世纪初,多家国际著名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因不当进行再保险交易而陷入财务丑闻,国际各界对再保险产品提出质疑和批判。如何正确界定再保险合同的范畴,如何判断一份再保险合同是否转移了“重大保险风险”,成为一个倍受国际保险业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国际精算界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若干种风险转移测试的量化规则,某些规则深入影响着国际保险业对重大保险风险转移问题的看法。本文主要阐述了国际精算界对重大保险风险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