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或投机者:从公司业绩看机构投资者的治理角色--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q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对机构投资者在公司中的角色定位应该予以清晰的认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可能表现出投资者角色,对管理层进行监督,也可能与管理合谋而侵害其他股东利益。但是,至少机构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的效果在我国已经开始显现。基于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推功机构投资者扮演投资者角色并防止其投机应该作为完善机构投资者有关管理制度的目标取向,整体来说,就是要促进公司持股的机构化和机构持股的长期化。(1)加强监管的同时放宽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约束;(2)完善机构投资者间“一致行动”与“代理权征集”机制;(3)促进机构投资者的机构化;(4)完善机构投资者自身的治理和对机构投资者的绩效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至今,一直面临着双重危机:国际社会的合法性挑战和国内研究者的合理性质疑。合法性危机主要与主权财富基金(以下简称为“主权基金”)的战略目的、运营规则以及资金来源等相关;合理性质疑则表现为中投公司的组织战略、组织形式以及投资绩效等方面。中投公司所面对的国内外双重危机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国际合法性危机推动了国内研究者对中投公司合理性的质疑;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包括中
文章探讨了向恺然留东系列小说中所反映的日本镜像:1.对东京的印象是繁华表层下的先进城市肌体;2.日本女子偻女娇娃是唯美与情色的载体;3.菊与刀中悖论叠出日本国民性。指出向恺然留东系列小说的日本镜像是诸多影像的组合与叠加,是异域与本土、他者与自我的反观和对照。向氏留东系列小说“作为一种认识日本、把握日本的文本,引导着中国人对日本与日本人的认识,直接塑造了当时中国人的日本观”,也深刻影响着诸如郁达夫、
2009年8月举行的第五届上海书展期间,上海出版博物馆和上海百家出版社联合举办了《金性尧文集》出版座谈会。本文介绍了金性尧以“文载道”笔名发表的文学作品,对其文学思想及写作风格作了评论研究。
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是现代企业发展到国际化生产经营的产物,是人类为适应生产流通,高度社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所创造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企业为适应高度复杂化和生产技术的国际交换,在世界范围内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的运行方式。本文将在研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组织控制存在悖论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等新国际经济背景下,跨国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的组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