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杆菌引起化脓性髋关节炎一例报告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一例因感染沙门氏伤寒杆菌而出现化脓性髋关节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方法临床遇到一例患因感染沙门氏伤寒杆菌而出现化脓性髋关节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男性,42岁,5个月前经肾脏穿刺活检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每天口服醋酸泼尼松片60mg治疗,14天前劳累后发热,右髋部疼痛难忍,活动受限,难以负重,入院行双髋MRI示:双侧股骨头坏死。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病灶清除植骨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良性病变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和特点.方法2005年1月-2014年10月采用病灶清除植骨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良性病变并病理性骨折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2岁7月~8岁9月,平均6.7岁.病程2~8天,平均4.42天.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肥胖率的增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科研和现实意义.2014年11月由河北省三院院长张英泽教授首次提出了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根据该理论提出腓骨近端部分切除术治疗骨性关节炎.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治疗膝关节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4年10月,收集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治疗术后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本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较高的血细胞比容值是否能有效预测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以及是否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7540例研究对象。使用Be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来检测血细胞比容值。
目的:探讨下胫腓关节融合术在治疗陈旧踝关节骨折中的疗效分析.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手术治疗陈旧性三踝骨折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1~63岁,平均42岁.手术时间为伤后45d~105d,平均75d.
目的:观察腰2(L2)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腰痛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本组共有患者155例,男93例,女62例,平均年龄69.2岁(40~86岁).其中腰椎管狭窄症55例,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34例,退行性腰椎I°滑脱症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术后疼痛患者18例.其中腰痛伴腿痛26例.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远端L型锁定钢板在Pilon骨折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方法:对20例Pilon骨折患者均采用术前跟骨牵引、软组织损伤评估控制、小腿远端前内侧入路、3.5毫米胫骨远端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及同种异体骨植骨技术治疗.
目的:了解不同陪护类型对腰椎脊髓损伤患者躯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脊髓损伤是一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行为、生理功能的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部分患者由家属陪护,部分患者请护工陪护,部分患者无陪护。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月不同陪护类型(家属、请护工陪护、无陪护)的60例腰椎脊髓损伤伴有躯体功能障碍患者在入院3d内、住院后20天采用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unctionalindepen
目的:对比前后联合入路(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与单一入路治疗累及双柱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目的:本实验在研究掺杂一定比例硅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结合BMP-2相关活性多肽P24修复大鼠颅骨临界性骨缺损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此复合材料在骨质疏松骨折伴有骨缺损患者的治疗中替代传统自体骨移植,促进骨折愈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