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重力在勐野井盐构造与钾盐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滇西南是古盐类资源最为发育地区之一,勐野井钾盐矿位于云南省思茅市江城县内,地处江城凹陷的中部,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固体钾盐之一.思茅盆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特提斯三大构造域的交汇部位,属于特提斯-三江构造带,盆地东邻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西接澜沧江深大断裂,北部与兰坪盆地相连,向南出国境入老挝、泰国,主体为地堑式坳陷盆地.盆地内发育有巨厚的中-新生代红色碎屑岩和含盐建造.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伴随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滇西地区地壳发生区域性大面积隆升、挤压、剥蚀、沉积作用,使该地区地层由于挤压,非常强的发育褶皱、倒转、变质和推覆构造等.因此为后来盐岩类保存及找矿带来诸多困难.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有重力资料重新处理解释。采用多种位场分离技术进行比对试验后,采用向上延拓法作为研究区的位场分离方法。在研究中,采用不同的延拓高度,对比区域场和局部场,得出深部构造和浅部的断裂信息,并且与已知矿区的范围及矿源层厚度对比,得出矿区岩盐由后期推覆构造从深部挤压而来,符合郑绵平(2014)提出二层楼找矿模式。对重力数据采用大尺度边缘技术,勾画出研究区推覆体的边界及浅部断裂的边界,确定推覆体的形态甚至挤压方向;开展三维物性反演的研究,刻画区域内的地下三维构造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基础信息。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钙结岩型铀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模式,对其成矿预测进行分析,钙结岩型铀矿的成矿主岩为钙结岩和膏结岩类,它们则形成于古河道、三角洲和滞水盆地中。古河道、三角洲和滞水盆地为钙结岩型铀矿的成矿有利区。钙结岩型铀矿中的铀来自花岗岩,钒来自绿岩带,大面积的花岗岩区和绿岩带区为钙结岩型铀矿的成矿有利区。气候因素是铀迁移、沉淀以及铀矿保存的最重条件,少降雨强蒸发的地区为钙结岩型铀矿的成矿有利区。
本文阐述了超稠油难采因素,包括夹层水发育,油水关系复杂,受沉积影响,储层变化快,油层产状变化大等。通过分析夹层水发育层位的电性特征,确定夹层水的电性,RT为27-36Ω·m,AC为400-430μs/m。并结合地震资料确定夹层水的分布范围。利用地震波形分析技术,分析生产井地震波形反射特征建立地质特征、产能与地震波形特征响应模式,追踪刻画主力砂体分布范围,在难采区内追踪到四套主力砂体,并在主力砂体范
本文基于沥青宏观露头与镜下的详细分析,加以多种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的研究,对沥青的类型、成因及其形成演化过程进行厘定。综合地表露头观察、镜下分析和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分析,该区油气成藏至少有2期油气充注,其中早期原油受生物降解,后期有正常原油的补充。发育两种类型的沥青,具有完全不同的成因,早期的沥青为生物降解成因沥青,未经历高温演化过程,成薄膜状包裹在后期充填矿物的表面、或呈浸染状充填在粉晶白云岩晶间孔、
笔者对备战铁矿区的含矿地层—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精确定年,最终确定了火山岩的年龄及备战铁矿床的形成时限。样品的阴极发光显微(CL)图像显示锆石颜色比较均匀,具有明显且典型的平直对称生长的多层同心韵律环带。本样品的19个测试点均位于岩浆环带部位。在样品19个测试点中,锆石的Th含量变化于52.56×10-6—298.50×10-6之间,U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14
在对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时,针对样品元素含量特征,采用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算数平均值、众数、均方差、富集系数、变异系数等地球化学参数来阐明和讨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规律。其中富集系数为该地区元素含量平均值与中国水系沉积物中该元素背景估计值之比。从各元素浓集系数趋势图可以看出,21种元素的浓集系数整体在1上下,但个别元素波动较大。南涧地区Ag、As等15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大于1,说明区内水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开展岩石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测年,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厘定斑岩体的成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自中生代早期开始,该地区逐渐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部分影响,但主体是在华北克拉通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后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下,地壳和地幔的过渡带发生减压熔融作用,形成了初始岩浆,在岩浆上升侵入过程中,促使部分地壳加热而发生进一步熔融,遭受了陆壳物质的混染,最终在该成矿
本文对太行山北段司各庄岩浆岩岩体进行野外及锆石U-Pb年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司各庄复式岩体的侵入先后顺序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闪长岩、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两大岩浆旋回组成。岩浆的侵入先后顺序表明,司各庄复式岩体经历了从中性—中酸性—酸性—中性—酸性—碱性两大岩浆演化旋回特征。据此,深成岩可以划分为两大系列。各深成侵入体接触关系为脉动型侵入接触,显示司各庄
新疆东天山觉罗塔格带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从20 世纪50 年代至今已经发现了大量的金属矿床,成为重要的找矿区域.黑尖山铜矿床位于觉罗塔格带的东部,是2001 年新疆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六分队在从事"新疆东天山彩霞山-金滩一带靶区优选及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时发现的,矿区中心位置位于鄯善县城东南方向约160Km.本文主要通过对黑尖山铜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成矿条件,为铜矿床的找矿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从不同量级上设计了8组不同单向挤压速率下的构造模拟实验,来研究差异挤压速率下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发育特征的异同点,以探讨速度与变形样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由于砂箱模型模拟过程的时间性,即如何在最有效时间内揭示最大可能性、最复杂的砂箱模型与地质过程变形特征,因而低速、合理的有效挤压速度的选择对于机制砂箱模型模拟至关重要。通过本次系列实验,建议将此有效挤压速度设定为0.05~0.005mm/s范围内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欧亚板块与中朝板块的缝合线部位,是一个发育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海西多旋回、碰撞褶皱带上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整个盆地以苏尼特隆起为界,将盆地分为南北两个坳陷带:苏尼特隆起以北由东至西由马尼特坳陷、乌兰察布坳陷和川井坳陷组成,以南由东至西依次为乌尼特坳陷和腾格尔坳陷,形成了"五坳一隆"的基本构造格局.三级构造单元包括56个凹陷和24个凸起.通过铀成矿条件分析,腾格尔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