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与血瘀证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世界中联第四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暨海峡两岸中医肝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a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胃肠粘膜病交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胃镜及NBI放大内镜检查,观察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组患者胃肠粘膜微血管改变,并应用Image-Pro Plus软件测定微血管的平均光密度值(MD).结果:血瘀证组患者静脉曲张发生率及蛇皮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血瘀证组患者NBI-ME下微血管内径增粗发生率为88.57%、排列紊乱为54.29%、螺旋弯曲62.86%,微血栓发生率68.57%,非血瘀证组分别为:36.67%、40%、43.33%、33.33%,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血瘀证患者胃粘膜微血管病变显著.血瘀证组患者MD=0.22±0.05,非血瘀证组MD=0.15±0.0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普遍出现胃粘膜微血管形态异常,如管径增粗,螺旋弯曲等,血瘀证患者胃黏膜病变更为加重,提示血瘀证与胃肠牯膜微血管形态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脂肪肝发病率的上升,有关脂肪肝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发现相关细胞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主要包括TNF-α,IL-18和IL-6等.现对近年来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相关的细胞因子研究进行综述.
抗乙肝病毒(HBV)感染(治疗)动力学的数学建模与模拟为理解HBV感染,评估与预测疗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工具.本文基于宽胸解毒颗粒(CHKG)对五名HBeAg阳性的HBV携带者32周治疗的HBV DNA数据,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了对应的病毒感染治疗动力学.模拟结果符合临床HBV DNA检测数据,提示对于基线ALT大于2ULN,小于4ULN,并无不良反应的患者,CHKG有激活免疫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非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初步探讨其贫血原因与预后的关系,提醒临床医生重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发贫血的治疗.方法:回顾性调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92例,记录其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及住院期间血红蛋白最低水平,观察其并发贫血的比例,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贫血的分类、死亡组和好转组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92例患者中87例出现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约占94.6%,平均下降幅度31.18±
目的:观察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患者外周血DCs数量及功能状态.方法:各采集IO例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患者以及健康人的抗凝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 DCs)增殖与成熟,检测DCs的数量及表面分子CD1a、CD80、CD86、HLA-DR的表达,DCs分泌IL-12的水平及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HBV慢性感染免疫清除组和免
目的:比较补肾法和健脾法对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免疫耐受状态外周血T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24例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进一步分离提取培养T细胞,采用大鼠补肾和健脾药物血浆进行干预.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CD28+分子的表达,观察T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的水平.结果:健脾药物血浆及补肾药物血
目的:探讨肝泰胶囊对大鼠酒精性肝病(ALD)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肝泰预防组,采用光镜、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肝纤维化程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肢原(PC-Ⅲ)、Ⅳ型胶原(Ⅳ)的含量,同时用半自动生化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分光光度仪检测丙二醛(MDA),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中医证型(宏观的)与其相应的局部(或微观)的辨证指标(Ishak组织学评分)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分为肝硬化组80例(临床前代偿期组23例、临床代偿期组39例、失代偿期组18例)、非肝病组11例、慢性肝炎组10例,共计101例,采用病例观察表收集患者资料;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取肝组织,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肝组织,由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经国际CAP
目的:探讨肝硬化中医证候要素与其Ishak组织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分为肝硬化组80例(临床前代偿期组23倒、代偿期组39例,失代偿期组18例),非肝病组II例、慢性肝炎组10例,共计101例,采用病例观察表收集患者资料;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取肝组织,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肝组织,由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经国际CAP认证)处理并进行Ishak组织学评分.结果:从肝
目的:研究红曲对改善高脂膳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组织和生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HE染色、光镜下对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评分,从形态学上分析NAFLD大鼠及红曲干预后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清ALT、AST、及血脂变化:放免法检测肝纤四项.结果:1.从光镜下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模型组大鼠成模率100%..2.红曲对NAFLD大鼠肝功能、血脂的影响.
目的:按照国际量表制作规范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编制慢性乙肝患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为慢性乙肝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评价指标.方法:在建立中医临床信息库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量表模型、筛选条目池,专家论证等,制定目标初始量表,根据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发出400份调查表,回收有效量表390份,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系统统计分析进一步筛选行t检验法、反应度分析、Pear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