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形式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 :教育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任,本文围绕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本科生创新教学活动,对开展创新教学的内容形式以及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探索,重点介绍了“五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社团参与的管理模式,并结合创新教学实践的情况介绍了取得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为使智能网教学中抽象的概念易于理解,我们将复杂的智能网系统分解为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实验环节,并进行了实验的开发。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网的原理及其体系结构,分析了智能网应用协议(INAP)、7号信令(SS7)原理及SIB编程方法。然后结合上海电信国力实验室智能网测试系统,主要开发了四个实验:信令接入设备和信令网关服务器的配置、智能网SCP应用实验、利用智能网业务开发环境SCE编写智能业务程序、SCP设备
本文在介绍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内容及意义的基础上,针对电子设计竞赛获胜者具有较好就业质量的现状,从学习理论角度分析了电子设计竞赛对学生学习促进作用的机理,最后总结原因,并给出了进一步强化电子设计竞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种方法。
针对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和大学教育新出现的个别差异现象,本文将个体化教学系统引入实验教学和实践性环节,改变实验教学观念,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建设实验室教学网站,从而达到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生个性化实践能力的目标。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特点。结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学院的条件,对高校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验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提出和开发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专业深实验项目,并对实验项目的设置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特点和MATLAB软件在可视化编程和数值计算的优势,开发出能结合实际应用的DTMF信号检测仿真实验系统,既能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和实验方法,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健全实验教学制度,规范实验教学过程,改革实验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学院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社会不断进步,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做为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成为工程教育的重点。为了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我们应在课程改革和教育实践中提出新的理念,加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合,创建崭新的教学平台,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
毕业实习(设计)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不再是传统中单纯的前期教育检验。当前毕业实习(设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分析形势,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多角度提高其质量。本文结合工科类毕业实习(设计)的现状,对普通高校工科类专业毕业实习(设计)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按大类招生和培养的必然性,结合本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大类招生的实际,从大类平台课程的设置,大类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优化、实践培养模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本、硕、博学生创新团队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于物理与电子科学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本科教育。本文叙述了普通本科院校电类工程专业应用类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及基本知识点,建立与上述结果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实验、实训基地及建立一支既能从事教育又能从事工程实践的教师队伍。